2013年夏季降水预测效果的自我评价

来源 :2013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1987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国家气候中心于今年8月中旬在网上公布的2013年夏季中国不同程度干旱区的分布彩图,通过计算的我国中东部将预测图、干旱图、降水距平图三者叠加于对夏季降水预测进行了定性评定,并对预测产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经多年研究,找到了把诺贝尔奖得主普里高津的“最小嫡产生原理”引用到大气科学中新系统的“生”问题上,使2008-2013等连续六年夏季降水大趋势预测基本没有失误。
其他文献
变暖减缓的趋势与造成减缓的自然原因的周期性有关,根据研究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1.存在2017年变暖减缓暂时停止的趋势,与月亮赤纬角变化和特大地震有关,但它不是主要的自然周期。2.潮汐和拉马德雷准60年周期可以使变暖减缓的趋势在2030年结束。3.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潮汐200年周期可以使变暖减缓的趋势在2100年结束,最冷时期一般在30-70年之间,因此最早结束时间在2030年,最晚在2070年
本文在2012年11月22-25日先后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的年度总结和地震预测会议之际,应用“磁暴月相二倍法”对巴基斯坦交界处以及中国四川省雅安地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这二次7级以上大地震的发生时间与预测的中心时间分别误差为11天和7天,与震级的预测基本正确,所以这二个要素基本上都符合中国地震局规定的一级短临预测标准,但是预测的范围都比较大,所以
本文在2012年11月22-25日先后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的年度总结和地震预测会议之际,应用“磁暴月相二倍法”对巴基斯坦地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本次的地震短临预测与中心预测时间误差为0天,与震级的预测也非常正确,完全符合中国地震局规定的一级短临预测标准,巴基斯坦7.8级大地震虽然发生在欧亚地震带内,但是预测的范围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很希望得到其它手
本文结合对08月12日05:23西藏昌都(30.0,98.0)发生的6.1地震的预测情况,通过对2013年08月07日的预测表的分析,探讨了应用地震短临预测指纹法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
本文通过对2013年7.5以上地震相对应的预测情况以及误差的介绍,指出作者运用单一的磁暴资料,目前还不能利用多台的磁暴资料来进行地震预测,往往感到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由于作者受现今能接触到的地震及前兆观测资料的限制,因此在实际预测中还无法做到地震三要素的准确预测(如发生的地点问题)如果能与较好预测时间和地区的手段和方法相互配合起来,则可进一步缩短时间和缩小地区,只有依靠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取长补短,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余姚县受台风洪水灾害经济以及建筑物损失情况的介绍,阐述了中国政府轻视防灾工作重视灾害应急管理的观念,最后对浙江省在1997年兴建的防洪工程进行了肯定以及概述。
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投资巨款兴建地下排水系统情况的介绍,阐述了防洪工程的重要性,并对中国浙江、湖州、上海、深圳等城市因地制宜建设排水工程的情况进行了论述,最后指出防洪工作是通过人为努力完成的,不能归咎于环境。
南北地震带甘宁段(由甘肃文县到宁夏石嘴山)历史上的4次M≥8级的大震符合以25年为周期的三性分布,即周期性、倍周期性和黄金分割性.据此分布,2013-2014年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时间点.
本文对2013年的地震趋势预测对应较好的情况进行了小结.2014年中国大陆地震趋势的基本认识还是要重视在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的尾部活动对中国西南地区的影响.由于在巴基斯坦2013年发生了3个7级大地震,对上述影响的剧烈程度的估计有所降低,在中国西南地区可能发生地震的震级降低为7-7.5级左右,关注地区为滇西及其周围地区.对《大数据时代》提出的"思维的大变革"(从因果性到相关性)进行简介,论述
在近年的灾害链、天灾预测、灾害史的多次学术会议上,提出:自2000年以来,中国旱涝格局正在发生微妙的,也是深刻的变化,过去三十多年大家共识的“南涝北旱”趋势,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变动,2003年淮河渭河大水,汛期雨区向北推进,南方的严重干旱持续发展,长江中下游的空梅少梅连续,自2007, 2009年以来,北方多数地区汛期降水连续出现正距平。“南涝北早”的局面可能在最近发生扭转,本研究将跟踪并寻找标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