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石作用下棚洞数值模拟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ihao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滚石简化为刚性球体,围岩、土体和混凝土为弹塑性材料,通过有限元模拟了滚石冲击荷载下棚洞结构的动力响应。通过模拟不同速度,不同的冲击角度对滚石冲击特性的影响研究得出一些结论。混凝土防护结构损伤最严重的地方发生在与滚石接触的区域,其次是在斜腿柱上端和同柱子连接的横梁处损伤也很严重,但损伤区域没有连通,故该棚洞仍可安全使用。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注意加强柱子上端与横梁连接处强度防止损坏。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电网建设规模的飞速发展,110kV输变电线路在电网建设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在110kV输变电线路施工中,由于在电缆敷设过程中和电缆附件的安装过程中存在许多影响工程质量的不确定的因素,如果处理不当,会给线路留下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到线路的安全运行。作业人员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电缆敷设、附件安装作业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总结出一套相应的防范措施。
光纤复合电力电缆是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设备之一,可以同时实现高压主干电缆电能输送和高速光纤信息的传输,在电网建设和高速主干通信网建设中具有独到的优势。本文提出了OPMC光纤复合中压电力电缆的中间接头及终端接续处理的电缆及光纤接续方案,该方案已经在某些电力系统中得到实际应用,并收到良好效果,非常好的解决了光纤复合电缆接续时光纤的防水及高低压的隔离,对智能电网后续推进中OPMC及OPHC电缆的应用提
高压电缆接头是电缆系统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容易发生故障。主要原因是接头运行时场强高,内部缺陷造成场强更加集中,局部温度异常,偏离正常工作范围,导致结构电气特性低于原有设计标准,恶化到一定程度即发生击穿或闪络。为了探索影响接头内部电场和温度场分布的主要因素,为接头内部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电缆接头内部热电耦合场进行了仿真分析。文献表明,电缆接头内部电场和温度场是相互耦合的,通
电力电缆是一个涉及设计、施工、安装等多个流程的系统工程,环节掌控不严可能导致电缆意外击穿事故的发生,造成电缆线路非计划停运.2011年,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联合无锡供电公司共同对电缆线路集中性缺陷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了7种高压电缆集中性缺陷,利用COMSOL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软件,得出缺陷处截面的电场分布云图和最大电场强度值,为电缆设备状态检修、状态检测及状态评价工作提供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北京市电力公司近年来在中低压电缆质量检测方面的做法和积累的经验,通过实验室认可和建立标准化检测体系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通过盲检和内部抽检机制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提高了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意识,确保了北京市电力公司电缆的合格入网运行。
中国电力电缆的应用近十年来出现快速增长的局面。一是高压电缆使用量的增长:其中国家电网公司系统110kV电缆线路建设使用年均增长率约为30%,220kV电缆年均增长率约为20%。二是电力电缆使用截面逐年加大,但是电缆导体及导体压接型连接金具产品的标准制定相对滞后,高于35kV的电缆导体连接金具尚无参考试验标准。不利于保证电力电缆安全稳定运行、不利于电缆的动态增容等工作的开展。本文对电缆导体压接型连接
本文就电缆敷设过程中存在的人身伤害安全隐患,利用故障树的方法进行风险识别、分析,并结合工作实际和安全管理要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起到了有效遏制风险的作用。
简要介绍了交流耐压试验和直流耐压试验对交联电缆的实际影响,并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旺桥35kV电缆故障),具体记述了利用GDZ-2型电缆高电阻故障定位仪对电缆故障的查找的全过程以及故障原因分析。
未来,电缆设备在湖北省城市配网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运维水平对于城市配网的供电可靠性意义重大。一直以来,湖北省公司高度重视配网电缆的运维管理工作,近年来结合配网状态检修工作的逐步推进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工作。本文从技术层面及管理层面介绍了近几年来湖北省配网电缆的运维情况及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对其典型经验进行了重点提炼,并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及展望。
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运用数值模拟的分析方法,对含有软弱夹层的岩质边坡在直立开挖与支护过程中的应力、变形及对坡顶建筑物影响进行了动态模拟分析,揭示了复杂条件下岩质边坡在开挖状态下岩体变形的一些规律:边坡开挖过程中岩体发生卸荷引起变形和位移,采取支护措施后,支护结构与边坡共同受力可以限制变形的发展;岩质边坡开挖过程中,开挖面处岩体由于失去原有限制而发生卸荷回弹,使得边坡顶部和靠近开挖面处会出现拉应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