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气溶胶光学检测技术研究

来源 :上海市激光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ax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公众对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视和关注,大气气溶胶尤其是生物气溶胶的检测技术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生物气溶胶粒子中所含的有机分子或分子团(如氨基酸、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核黄素等物质)在特定波长,尤其是紫外波段激发光激发下会产生本征荧光,它是判别生物属性的最重要条件。在基于紫外诱导荧光检测生物气溶胶的方法中,从气溶胶粒子的形状、尺寸、本征荧光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检测与分析,能有效降低误报率,且能实现对气溶胶粒子的初步分类。目前较为流行的方法是采用紫外光源对单个气溶胶粒子进行激发,然后检测分析气溶胶粒子产生的散射光信号和荧光信号。但单个生物气溶胶粒子的荧光强度极弱,需要专用的单气溶胶粒子产生气路与微弱光信号检测系统。我们考虑采用多气溶胶粒子样本进行荧光检测以提高灵敏度。多气溶胶粒子样本的采集方法主要由有富集与浓缩两种,富集采样法常用撞击式冲击器进行采样,浓缩采样方法采用虚拟冲击器进行采样。基于空气动力学理论与相关研究基础,我们研制出了亚微米切割粒径的撞击式采样器和虚拟冲击器。在此基础上,我们已经先后研制出实时生物气溶胶检测仪器,该仪器利用撞击式冲击器富集多粒子样本,以紫外发光二极管(UVLED)对多粒子样本进行激发,并结合光散射式粒子计数器对气溶胶粒子进行粒径分档,从而实现对生物气溶胶的实时监测与预警。单通道气溶胶监测仪以365nm或280nm发光二极管作为激发光源,其标定技术与评价方法尚无国家标准可依。我们采用B800荧光微球和色氨酸分别对365nm波长和280nm波长这两种单通道生物气溶胶监测仪进行标定,以葡萄球菌气溶胶对其进行检测灵敏度的测量。为了有效降低误报率和实现生物气溶胶的分类与辨别,我们研制了含有365nm和280nm两种激发光源的双通道生物气溶胶监测仪器,探索了仪器的标定方法,并对生物气溶胶的分类技术开展了初步研究。同时,我们也通过采用相敏检波器(PSD)有效地提高了仪器的信噪比和检测灵敏度。为了对气溶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我们正在开展气溶胶粒子形状识别的相关研究。该技术以气溶胶粒子散射光强度在极角和方位角上的不同分布,采集一定角度的前向散射光斑图样,根据光斑的尺寸与形状,判别粒子的粒度和形状。目前,我们已有初步的仿真结果和实验方案,下一步将有针对性的开展实验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耳鼻喉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到2019年来我院耳鼻喉科治疗的100位患者,将100例患者通过随机的方法分成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通过对对照组
高功率脉冲光纤放大器具有光束质量高、结构紧凑、散热性能好、对于热效应不敏感,正广泛应用于精密加工,材料处理,医疗,激光雷达等领域.本论文是对掺镱双包层光纤放大器的基
目的:探讨分析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并发症率.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8例结肠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均分为研究组(n=44)以及常规组(n=4
目的:针对在接受了腹部手术之后出现疼痛情况的病患,对其采取全科护理的方式,观察实际效果,探究应用价值.方法:本次选择的案例是某医院接受了腹部手术出现疼痛情况的病患,人
婴儿死亡率的高低是妇幼保健工作质量的一项敏感指标。我们在1986年由上海县妇幼保健所会同县卫生防疫站和各乡卫生院妇幼组,防保组有关人员,将县防疫站掌握的1984年和1985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54例手术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9.1-2020.2.本院收治宫颈癌手术治疗患者70例,按照奇偶数法分为研究组(患者有35例,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模式)、
注入锁定技术是获得高功率、窄线宽、频率稳定的钛宝石激光器的关键技术.本文通过对主激光器谐振腔的调试和电路的优化,已经将主激光器的谐振腔的振荡频率稳定在种子激光上,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模式在胃溃疡患者护理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本医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胃溃疡疾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成两组,一组32例,对照组
目的文章主要针对风险防范式护理实践于内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接收的96例内科住院患者为对象,按照盲选法将其纳入实验组、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