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孔低渗储层弯曲波影响因素分析及渗透率反演

来源 :中国石油学会第十九届测井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xijiunian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孔低渗储层有效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渗透率对低孔低渗储层弯曲波中心频率影响,分析了低孔低渗储层条件下利用弯曲波频移进行渗透率反演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利用最小二乘法通过弯曲波频移反演储层渗透率的方法,并对实际资料进行了处理.处理结果表明,通过弯曲波频移进行渗透率反演结果与岩心、核磁等方法获取渗透率有较好的一致性,对裂缝产生渗透性也有较好的反映.
其他文献
国土资源部和水利部联合开展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将为形成完整统一的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站网络,为国家层面水资源管理和地质环境保护提供支撑服务.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此工程及相关远程水位采集的方案.目前已研发出一款超低功耗的地下水位监测终端,它集成了水位传感、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传输等所有终端功能,内部电池可持续工作5年以上.其水位传感器为浮子,数据传输依靠GPRS网络,数据传输速率高、通信质量可靠.终
本文利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风云-2系列卫星云反演产品和地面云观测资料,通过对比分析和统计检验,尝试建立总云量和云状自动分析技术,开发了测站总云量、云状自动分析反演系统,输出测站总云量和云分类分析产品,填补了测站云观测取消后造成的测站云量、云状观测记录空白,并生成MICAPS数据格式,方便预报业务人员应用.
基于COADS、ECMWF、NCEP、GPCP_GPI、SSM/I_EMISS、SSM/I_SCATT、TRMM PR和TOPEX-TMR等8种海洋降水数据产品,对比分析了各海洋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和月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球海洋降水大尺度空间分布格局上非常相似,能够很好地反映海洋上5个主要降水带(赤道辐合带、南太平洋辐合带、南大西洋辐合带、北太平洋雨带和北大西洋雨带)的空间分布.5°~10°N是海
以西安市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归一化差值不透水面指数(NDISI)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获得西安市1988年、2000年及2014年不透水面比例与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采用分等级分区域统计、景观格局指数及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研究区地表覆被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西安市不透水面比例等级在1988-2014年分布变化十分明显,不透水面比例等级由低覆盖及
本文通过建立AVHRR Level 1B的观测量与同时进行观测的MODIS的AOD产品的对应关系,利用多元回归的数学算法进行AVHRR陆地AOD的反演.以2008-2011年的匹配数据作为回归样本获得多元回归系数,再将此系数应用到2003-2007年AVHRR中国陆地地区(15°~45°N;75°~135°E)得到了AOD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其空间分布特征合理.将反演结果与同期的Aqua/MODI
本文以安徽的国家级气象台站为研究对象,发现城市台站的气温及其增温率明显高于参考台站,部分台站区域代表性受到了城市化较大的影响.然后利用多时相的遥感数据对土地利用类型(LUT)和地表温度(LST)进行了精细解译和反演,得知城建用地是影响台站周围热环境分布的主体.此外,台站搬迁对气象台站热环境的改变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控制台站周边的城建用地的规模和布局是改善台站热环境以及提高台站观测的区域代表性的重要
开展牧区雪灾预警和风险评估,对减少雪灾损失,保障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青藏高原201个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区,利用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和PCA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等分析方法,依据青藏高原地区2001-2010年MODIS及AMSR-E遥感资料和近50年(1951-2010年)草地、积雪、气象、
为了科学了解太阳能资源,验证地面实测气象资料与卫星资料的相关性,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青海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区——柴达木盆地的太阳能资源进行反演,以回归统计法求取地面总辐射,用红外资料、可见光和红外数字卫星等资料,估算地面总辐射并与地面实测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遥感资料反演和实测值变化很吻合,相关系数超过90%.利用静止气象卫星FY-2C资料反演计算地表太阳总辐射,能填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7段发育大量致密油,对此类复杂储层的电阻率特征研究既是准确识别油层、也是提高饱和度计算精度的基础,其中的关键就是饱和度指数的确定,而传统驱替实验不能完全模拟实际成藏特征.在分析致密砂岩孔隙发育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引入MAPS和QemScan等配套实验确定了致密砂岩的矿物组成、不同矿物中孔隙分布特征、不同矿物的图像特征,据此构建了基于1in柱塞样品微米CT图像的高分辨率三维
渗透率是储层物性评价的关键参数,也是迄今为止难以精确确定的参数.本次研究,提出了基于Kenyon(SDR)模型、Coates模型和New Zhou模型的逾渗模型渗透率实用算法.把渗透作为观测值,引入权系数,考虑不同观测值区间,确定不同的权系数,以此实现逾渗模型对于渗透率阶跃特征的刻画.计算结果表明,对Kenyon模型、Coates模型和New Zhou模型进行逾渗模型的改造以后,渗透率的计算精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