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四重面共享缺角立方体核心的六核混合价态钴配合物[CoL(OH)(HO)]Cl·10HO结构与磁性初步研究[HL=N-(2-羟基苄基)乙醇胺]

来源 :第三届全国物理无机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voy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在分子磁性、模拟金属酶等领域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含氨基、醇羟基等基团的三齿配体N-(2-羟基苄基)乙醇胺出发,合成了一个六核钴配合物,用X衍射测定了晶体结构,并初步研究了它的磁性.
其他文献
采用溶胶-凝胶法,利用旋涂技术,以钠钙硅酸盐玻璃为基片制备了掺杂锌的TiO薄膜,并研究了醋酸锌含量及热处理温度对二氧化钛薄膜光催化性和杀菌性能的影响.掺杂锌提高了甲基橙在紫外线照射下的光催化降解效率,也改进了对大肠杆菌的杀菌能力.利用AFM观察了掺杂锌TiO薄膜的形貌和粗糙度.掺杂锌量为4﹪,在550℃下热处理的4层TiO薄膜具有较高的性能.
利用SiO-AlO双相Sol-gel技术制备出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莫来石复合材料(3D-BC/3AlO·2SiO).研究表明,以AlCl·6HO,(CH)N和硅溶胶为原料的Sol-gel工艺能制备出高反应活性的SiO-AlO复合粉体,它在1300℃N中煅烧可生成莫来石.所得3D-BC/3AlO·2SiO的密度为1.642g/cm,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257.9MPa和12.2MPa·m.材料中较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二次蒸馏水、浓盐酸及钛酸丁酯的用量为实验参数,考察他们对TiO溶胶粘度的影响,利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4种不同的TiO溶胶,浸涂在活性炭上,形成纳米TiO/活性碳(TiO/AC)复合体,通过使用TG-DTA,QELS,SEM,XRD及BET方法考察制备的前驱物对TiO/AC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及TiO凝胶/AC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结果表明:TiO溶胶粒度小;TiO纳米颗粒在活
本文首次报道了六种含茚基的四面体过渡金属簇合物(4~9)的合成,对其分子结构中茚基配位模式研究表明,茚环的形变与手性四面体骨架的空间构型和立体构型有密切的关系.
Fowler等对环电流与芳香性的判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无机苯BNH中,π电子定域在N原子上,并利用电流密度图和磁化率作为判据讨论了它的芳香性.Schley-er等根据芳香性稳定化能和NICS作为判据,讨论过无机苯的芳香性.但这些研究由于各用不同的方法或不同的判据,所得结论往往不同.本文用量子化学Hartree-Fock方法和DFT方法,根据在较大基组水平上的从头算的结果,从几何判据、能量判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以LiOH·HO、Co(Ac)·4HO、Ni(OH)O和柠檬酸为原料合成LiCoNiO.通过TG-DTA,XRD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研究.在750℃通过氧条件下烧结24h的LiCoNiO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其首次放电容量为144(mA·h)/g,循环效率为90%.三次后放电容量为125(MA·h)/g,循环效率为94%.
本文采用淬火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新畸变结构和BaTbMnO化合物,并用Rietveld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精化计算,发现新结构具有单斜的A2/m对称性.
对于提高电导率及其稳定性的研究,将使多金属氧酸盐在应用方面有突破性进展.本文首次采用化学热扩渗的方法,使稀土元素通过固气反应扩渗到多金属氧酸盐的体相,进而极大的提高了化合物的导电性和导电稳定性,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固体电解质.
该类TiO光催化膜的制备,均以成本较高的钛酸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很少探讨薄膜的形态、结构及其中TiO的晶型.关于新的成膜方法,以及该类TiO光催化膜杀灭乙肝病毒的工作,未见文献报道.作者在建立了以廉价的偏钛酸为原料、在高温仍为稳定锐钛矿相和分散性好的纳米晶TiO合成方法之后,新近研究了复合于陶瓷表层的纳米晶TiO光催化膜的制备、性质、结构及其光化学活性等功能.本文简要报道陶瓷表层纳米晶Ti
本文以双帽Keggin型杂多蓝阴离子(HAsAsMoMoO)ˉ为例,采用第一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的离散变分方法(DFT-DVM),研究双帽的形成对Keggin结构杂多阴离子的电子结构和催化性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