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案件无罪判决难实证研究

来源 :第十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erwes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法治的裁判哲学把天平倒向了被告人,让其坐收存疑利益.但是,在司法实践中,难以作出无罪判决却是中国刑事司法长期以来无法解决的"阿喀琉斯之踵".由于诉讼制度、文化传统、政法目标、司法体制和法官惩戒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中国法官的个人利益与其所办理案件的结果捆绑在了一起.从整体上而言,作出无罪判决的风险要大于作出有罪判决的风险.为了规避、降低、转移风险,法院把存疑案件的法定一元选择模式发展为三元选择模式,并通过舍弃裁判权或者扩充裁判主体的方式,将风险转移给其他主体或者构筑一个规模庞大的风险共同体,以应对各种不同条件下的判决风险.无罪判决的实际标准,已经从证据不足转变为无罪盖然性高于有罪盖然性或者与之接近的标准.公诉案件无罪判决难对整个诉讼程序的实际运作产生了系统性影响,整体而言,它所引发的结果是弊大于利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重塑刑事审判制度性环境,让法官能够并必须依法做出无罪判决即可,即让法定无罪标准复位.
其他文献
热采井动态监测中干度的测量是认识分析注汽效果、调配注采关系,保证蒸汽吞吐及汽驱取得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在热采井测量参数中蒸汽干度虽然极为重要,但却没有有效的直接测量
公元前二世纪,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发现春分点每百年沿黄道西退约1°的现象.公元四世纪,中国晋代天文学家虞喜,在分析古星图和星空时,发现星星的位置略有偏移,进而发现岁差,
会议
依托正演模拟软件,分析了巨厚地层中有一薄层的模型下的,薄层和巨厚层的电阻率值、地层的厚度及相对距离的变化对电阻率测井响应的影响.总结了利用测井曲线判断邻层电阻率相
公元前二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在编制一本包含1,022颗恒星的星表时,把他测出的星位与150多年前阿里斯提留斯和提莫恰里斯测定的星位进行比较,发现恒星的黄经有较显著
全变分理论在图像处理领域已得到很好的应用.提出一种基于全变分和交替方向法的地震图像重建技术,以恢复被噪声污染的地震数据.首先,建立基于全变分的地震图像重建模型;其次,
本文应用Biot理论来研究在流体饱和孔隙柱壳中传播的声波.给出了壳内外流体中的声压和位移,和壳体中位移、渗流位移和赢利张量的表达式.数值模拟了孔隙柱壳内流体的声场,并获
东部探区老油区人口稠密,村庄、厂矿等障碍密集,地表条件复杂,影响地震采集物理点特别是激发点的正常布设与实施,对地震采集技术方案的正常实施造成较大制约.2014年,东方地球
税收法定主义要求税法具有一定的刚性、稳定性和可预见性.随着社会的变迁,相对安定的税法便无可避免地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在技术创新和信息革命的推动下,社会进入高
会议
"主审法官"这一概念未见于任何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中,仅是司法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该名词,这造成法学界和实务界对"主审法官"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不一.最严重的
会议
厘清司法审判与司法行政的界限,对祛除司法审判行政化具有重要价值.司法审判与司法行政界限不清,有其历史演变来由,也有逻辑上和现实中对二者没有进行具体界定的原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