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来源 :第二十一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8年CSCO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xiant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发展迅速,它是通过干扰或阻断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分子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目前,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抗血管生成药物及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中的疗效,免疫治疗也初现端倪。本文就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阐述。总之,目前研制的针对不同靶点的分子靶向药物,如抗血管生成药物和PARP抑制剂,延长了患者的PFS,且安全性较好,这给卵巢癌患者带来了希望。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如何确定靶向药物的适用人群,除了BRCA1/2突变的卵巢癌患者以外,还可以从PARP抑制剂中获益的人群有哪些?同样免疫治疗也是如此,如何筛选出潜在的获益人群?另外,靶向药物的最佳给药时机及给药方案是什么,是否能通过监测某些分子的变化来提示给药时机及停药的指征?还有一旦发生耐药该如何克服,如何逆转耐药?不同机理的靶向药物联合应用的前景如何?将来仍需在不断的探索中解决问题,最终改善卵巢癌的预后,实现卵巢癌的个体化治疗。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和研究的进步,CRCPM的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相应的进展。超声、CT, MRI和PET/CT在CRCPM的诊断评估方面各有优势和局限性,综合各种评估手段可能更加准确地评估腹膜转移癌。在CRCPM的治疗方面,治疗方法从以前的姑息性化疗发展到CRS联合腹腔化疗(EPIC ,HIPEC , PIPAC )以及全身化疗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结直肠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约15%~25%结直肠癌患者初诊时即合并有同时性肝转移,另有15%~25%患者在原发灶根治术后发生异时性肝转移.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肝转移是结直肠癌诊疗的核心之一.近年来,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疗理念有了显著的变化.
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在2017年4月份正式发布,在全国20个省份开展了30余场的巡讲.经过一年的临床应用,结合国内外最新进展、收集了来自参加巡讲的讲者和800多位临床医生的意见反馈,组织专家对2017版指南进行了修订,增加了一些新进展,更新了一些新的证据和推荐,并纠正和整理了一些文字歧义,在2018年4月正式发布了2018版.根据CSCO统一的修订要求,按照证据级别、国家医保可及性和专家共识度
随着对肿瘤免疫调控机制认识的逐渐清晰和基因改造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得到了空前发展,同时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挑战。在结直肠癌治疗领域,仍有许多问题待解决:如何克服免疫治疗的获得性耐药;预测超进展人群,避免免疫治疗造成的生存受损;积累更多经验来应对免疫治疗带来的毒性;免疫治疗与既往的细胞毒药物不同,其发挥作用持久但会有延迟效应,需要我们探索一个针对免疫治疗的最佳疗效评估手段;开发CPI;以外
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初始治疗为根治术的患者依据术后病理是否存在高中危因素,结合国际指南进行相应的处理。而对于临床上存在的特殊仍未达成共识的情况,对于新辅助化疗后术后患者,本人认为应将新辅助化疗前肿瘤直径、新辅助化疗疗效和术后病理危险因素情况均考虑在内。对于新辅助化疗不敏感以及有多个术后病理中危因素的患者,应适当放宽术后辅助治疗的指征。对于行A型子宫切除的患者,依据术后病理可参照NCCN
目前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密切相关,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最主要原因,是目前WHO明确的与感染有关的癌症,全世界每年约有50万新增病例,而我国每年约有12.5万新增病例.对于早期宫颈癌,手术、放疗以及化疗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且治疗效果较好,然而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治疗有效率逐渐下降,30%~7
在子宫颈腺癌的临床诊疗中仍存在许多争议,存在几项问题尚需更多循证医学证据:腺癌是否可以列入宫颈癌的中危因素之一,sedlis标准是否适用于宫颈腺癌;腺癌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如何,术后辅助治疗选取哪种方式最佳;年龄<50岁的早期宫颈腺癌患者保留卵巢是否安全,如何在术前或术中判断是否可以从保留卵巢中获益。这几个问题的解决将极大提高子宫颈腺癌的诊疗规范,改善子宫颈腺癌患者的预后。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卵巢癌诊断方式是手术病理,但肿瘤异质性的存在,局部穿刺标本难以准确反映肿瘤的全貌,且随着肿瘤演变以及耐药基因的出现,仅依靠治疗前组织标本指导后续治疗可能会导致治疗的偏倚.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和外泌体的检测并称"液体活检",其中循环肿瘤DNA来源于原发肿瘤或转移病灶,可及时反映肿瘤的发展情况,可以对癌症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随时跟踪,确定用药方案或及时更换,作为非侵入性的、易获取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一类罕见来源于子宫间质细胞的恶性肿瘤,常发生于绝经前期女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术中切除标本后养成立即剖视仔细检查标本的习惯,必要时送冰冻切片快速病理,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LGESS为低度恶性的惰性肿瘤,治疗时临床医师除考虑肿瘤的分期及分化程度,还应考虑患者生育和卵巢功能保留,给患者个体化治疗。年轻患者强烈保留生育功能意愿者可考虑保留卵巢,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仍处于试验
目前早期妇科恶性肿瘤治疗方式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程度与患者的预后呈正相关,且直接决定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临床实践中大多数患者接受了盆腔甚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以明确病理分期。但有研究证实全面的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对于早期妇科恶性肿瘤预后影响不大,未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反而淋巴结切除术后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这些研究结果使得SLN绘图、SLND受到广泛关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