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应用弥散张量成像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来源 :广东省医师协会第四届神经内科医师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nqi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并分析帕金森病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原发性帕金森的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诊断,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MRI进行诊断,试验组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诊断方式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等,并应用SPSS15.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试验组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的常规MRI特异性的27.50%.试验组采用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MRI阳性预测值的3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相较于采用常规方式MRI,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于原发性帕金森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更具有临床意义,可对其进行早期诊断,诊断结果较为准确,且操作简单,节省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对于患者的疾病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移植不同浓度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后对糖尿病(DM)大鼠视网膜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DR空白对照组(B组)、高浓度移植组(C组)、低浓度移植组(D组)、安慰剂移植组(E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干预后不同时间点视网膜NGF蛋白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
会议
目的:确定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血清特异性miRNA并检验其对早期PDR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收集90例PDR及90例NPDR血清样本.TLDA芯片对血清样本中的循环miRNA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定量PCR验证高表达的miRNA.并通过双盲实验评价血清miRNA对预示PDR进展的准确性.结果:PDR患者血清miR-21,miR-181c,and miR-1179水平显著高于NPDR患
会议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检查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纳入研究.根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眼底检查结果,以是否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改变为依据,分为NDR组43例,DR组67例.回顾性对患者病程、血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C肽总胆固醇(TCH)、糖化血红蛋、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数据
会议
目的:比较康柏西普和曲安奈德辅助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于需要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27例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康柏西普组(12例)和曲安奈德组(15例),康柏西普组手术前1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5mg),曲安奈德组手术前1周注射曲安奈德(4.0mg),然后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完成情况、手术时间和手术中出血情况,手术后1个月眼压和出血情况.
会议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病因多种多样,反应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中包括变态反应、感染、结缔组织疾病、肿瘤、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呼吸系统疾病。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导致血液高凝状态,从而导致脑梗死、心肌梗死、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本文总结1例反应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并发多发性脑梗死诊断及治疗经过,结合文献对临床特点进行复习。鉴于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病因分布常广泛,临床表现各异,合并症较多,早期明确诊断及及时治疗尤为重
会议
目的 评价高龄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远期疗效。方法 19例椎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治疗。 结果 2例患者同时植入颈内动脉支架,2例患者同时植入双侧椎动脉支架,19例患者共置入支架23枚,技术成功率100%。平均随访24个月,其中6例在半年后行DSA复查时有2例出现再狭窄,狭窄率均小于50%。
会议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致死率、致残率极高的神经科常见疾病,临床上常见以头痛等颅高压症状为首发症状。然而,以颈痛、轻瘫等非典型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SAH也有报道,临床上这类患者可能由于动脉瘤先兆渗漏致微量出血延迟诊治。现报告一例以坐骨神经痛为主要表现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
会议
生殖细胞瘤由原始的生殖细胞衍生而来,好发于松果体区,其次为鞍上池,发生在脑室系统的生殖细胞瘤(germ cell tumour, GCT)临床罕见报道,现报道一例以言语短促,冻结步态首发,类似锥体外系疾病的生殖细胞瘤一例,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脑室镜病灶组织病理活检证实.
会议
目的 探索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DLB)患者视幻觉与其枕叶代谢物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在3.0T磁共振成像系统上,以双侧枕叶为感兴趣区,对13例伴视幻觉的DLB患者进行单体素点分辨波谱序列成像.
会议
目的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探索麻痹性痴呆(GPI)患者的认知障碍与海马区代谢物水平的相关特点.方法1.1病例选择:研究组:纳入2010-2013年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GPI患者35例;正常组:为38例健康中老年人.GPI组平均年龄(60.57±7.03)岁,男30例,女5例.正常组平均年龄(61.05±7.24)岁,男23例,女15例.均经病史询问、神经系统体查、神经心理测验、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