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静电场研究非对称场中非序列电离过程

来源 :2006年强场激光物理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987z654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子在强激光场中的电离过程是强场物理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多电子的电离过程,因其丰富的强场现象,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探究。以He原子为例,当激光场强低于1014W/cm2时发生单电子电离,激光场强达到lO15W/cm2时一价He离子发生电离。产生二价He离子。这个过程称为序列电离,对应的电离几率可以采用单电子近似理论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然而,激光场强处于1014W/cm2~1015W/cm2之间时,He原子第二个电子电离儿有气体原子也存在类似的实验结果,这种实验现象是序列电离理论无法解释的,所以人们称这种电离情况为非序列电离。
其他文献
飞秒激光双光子微细加工技术以其特有的高精度三维柔性加工优势,在MEMS器件及微光学器件加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阐述了飞秒激光双光子加工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介绍了用自行
本文通过不同偏振态的飞秒激光作用在SiC,ZnSe等材料上进行了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实验结果为:800nm和400nm的单偏振飞秒激光在6H—siC上可以产生纳米阵列结构,阵列周期分别为1
会议
基于钛宝石晶体和啁啾脉冲放大技术。通过发展放大器寄生振荡抑制、高阶色散主动补偿、泵浦强度优化和光斑分布均匀化等关键单元技术,实现了高增益激光放大和高能量脉冲压缩,获
本文报道了工作波长分别在800nm和1053nm的两种毫焦量级OPCPA放大系统。两种系统都采用以BBO为参量晶体的两级非共线OPA放大方案,采用调Q单纵模Nd:YAG倍频激光器输出的脉宽6ns
汇报了首次采用低密度光栅的飞秒信息处理技术的最新进展。首次提出采用达曼光栅和补偿光栅的大规模飞秒分束的技术;首次提出采用三个光栅的飞秒测量技术,并且搭建了有实用前景
本文介绍了超强超短脉冲激光场下分子动力学行为的含时理论的研究背景,阐述了分子多光子电离的含时波包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并就其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产生阿秒脉冲的主要方案利用高能量周期量级脉冲在惰性气体中产高次谐波。如果激光脉冲的载波包络位相是可控的,就可能产生单个阿秒X射线脉冲。因此,载波包络位相控制的高能量
教育部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教育改革提出了复合型培养模式的发展战略和方向.高校的教改实践在教材上实现了很大的突破,而占主导地位的
对麦草生物化机浆进行酶预处理,并且在漂白过程中对其进行醋酸干活化,可以改善其漂白效果。研究表明,对H2O2漂白的浆料进行酶预处理和醋酸酐活化处理的较佳条件为:酶用量15IU/g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