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n Monsoon Systems in the Paleogene --Are they “Real”?

来源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h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吉林省东部延吉盆地属于我国东部环太平洋构造带上一个较大的白垩纪断陷盆地,盆地内广泛发育白垩系地层,含丰富的动、植物化石,是研究我国东北白垩纪早期陆相地层、植被和环境变化的理想地区之一.Nilssoniopteris(蕉羽蕨叶属)最早由Nathorst (1909)建立,魏文艳等(2005)首次在吉林省延边地区长财煤矿下白垩统长财组发现该属化石,并报道了该属4个种(包括1个新联合)的表皮构造.当前蕉
南洋杉科(Araucariaceae)植物是一类古老的松柏类植物,包括3属41种。现今,其地理分布范围仅局限于南半球,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及亚洲西南部地区。地史时期,其化石记录丰富且分布广泛,其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三叠纪,侏罗—白垩时期其分布范围拓展至南、北半球。南洋杉科植物叶片皮质,无柄,卵形或披针形,具有多条平行排列的叶脉。
内蒙古霍林河盆地下白垩统含有丰富的银杏属植物化石,以往对该属化石的研究和报道均以叶化石为主,而对该区银杏属的繁殖器官化石鲜有报道。笔者在霍林河盆地下白垩统霍林河组中发现了银杏属的胚珠器官化石,该化石与在同一地层中大量发现的Ginkgo coriacea化石共同保存。现对该胚珠器官的主要特征进行简要描述。
掌鳞杉科(Cheirolepidiaceae)植物是一类已绝灭的松柏类植物,其最早起源于三叠纪,化石记录遍及全球,至白垩纪末期其化石记录消失。假拟节柏属(Pseudofrenelopsis)植物作为掌鳞杉科植物的重要化石代表,其宏观枝叶形态具有典型的旱生植物特点。此外,其叶片角质层特征(如气孔器构造,表皮细胞形态)还可用来推论古生态和古环境。宁夏六盘山盆地位于中国大陆腹地,东邻黄土高原西接青藏高原
作为植物化石的重要组成部分,木化石不仅在探究地质历史时期植物群的组成特征和植物界演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反映陆地生态系统古气候变化和古生态环境重建的重要证据之一.中国中生代木化石不仅数量丰富,而且类型多样,研究成果丰硕.近年来,在四川、重庆、云南、辽西和新疆等三叠纪—白垩纪化石产地和层位陆续发现了一批木化石新材料(王永栋等,2010;Wan et al.,2015;Feng et al.,
桫椤科是真蕨类植物中比较特殊的类群,多数呈树木状,主要分布于南北半球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该类群是进行古气候和古环境研究中较为理想的温暖、湿润气候的指示植物。与其他真蕨类植物(如紫萁科)相比,在世界范围内,中生代桫椤科的大化石记录相对较少,主要为茎干化石,也有少量的叶化石。到目前为止,我国桫椤科植物大化石的记录仅有一个,即来自内蒙古鄂尔多斯侏罗系的叶化石——鄂尔多斯桫椤(带有生殖羽片)。孢粉分析发现
黑龙江嘉荫晚白垩世永安村组地层的典型剖面出露于嘉荫县永安村东山。永安村组以灰绿、黄灰及灰色粉砂岩、砂岩及泥质粉砂岩为主,局部夹细砾岩及粗砂岩,为一套滨湖一浅湖相、局部为河流相的碎屑沉积。经植物大化石、孢粉、恐龙等综合研究,该组时代被认为属于晚白垩世桑顿期(Santonian)。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