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福康宁遗址出土14世纪“广东罐”上的戳印纹饰与沉船货物盛载容器的几个问题

来源 :“航海——文明之迹”中国航海博物馆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p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新加坡福康宁遗址出土罐表带戳印纹饰的"广东罐"碎片进行分析,对比东亚及东南亚海域出土沉船盛载货物之容器,探讨其使用功能与14世纪海上贸易的关系。研究显示,新加坡福康宁遗址于1984年及1988年出土共901片"广东罐"碎片,当中可辨认带有戳印纹饰包括与罐子所盛载货物有关的罐铭共25片,如"清香"、"百花春"、"土生金"、与罐主身份或航海有关的"火长";另外还有"宝"、"主故"和其他不辨文字的罐铭。对比东亚及东南亚沉船、窑址及亚非港口遗址出土的"清香"酱釉带横耳罐碎片所见,14世纪国际海上商品交换网络已扩展至亚非等地,横越东西洋之概念可从陶瓷实物流布的过程充分反映。综合化学分析和考古资料推测,此类罐铭很可能是南中国的产品,产地应不限于广东窑场。大部分在福康宁遗址带有戳印文字的"广东罐"有多重首次使用的技术功能,包括用于贮存液体如酒、水类等贮藏容器,还有用作盛载食物如腌菜、药草和茶叶,或用作陶瓷套叠并存放在罐中方便运输。
其他文献
  从洪武建国到隆庆开海的200年间,明朝深受"倭患"之苦。虽然"倭患"的产生有其客观的历史因素,但是明政府的应对失策却一度使之蔓延至不可控状态。首先,海禁导致了"倭患"的爆
  郑成功出于实现反清复明的理想而于1650年代创建和完善其海商集团的结构。和他在西太平洋海域最大的竞争对手荷兰东印度公司对自己的公民一样,郑氏集团保护了中国国内和海
地产媒体是20年来的最好“见证”多年前,广州房地产市场曾创造过中国报纸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纪录”。据说在房地产市场最为疯狂的时期,广州某主流媒体一份厚达120版面的报纸
会议
  在对古代导航技术的研究中,地文导航和天文导航一直被广泛研究,而水文导航却鲜为人关注。本文认为,根据我国长江口以北即北方海区独特的海洋水文状况而发展出来的水文导航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