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蒂穿支皮瓣推移修复小腿皮肤缺损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tang4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带蒂穿支血管皮瓣推移修复小腿创面,达到供、受区均满意的功能重建和美学修复.方法 本组30例,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38.5岁.损伤原因:髌骨骨折术后膝前内侧皮肤软组织损伤10例,踝关节闭合骨折术后伴软组织缺损8例,踝关节开放骨折术后伴感染软组织缺损6例,胫腓骨中段骨折伴慢性不愈合创面4例,膝关节外伤后窦道形成2例.损伤部位:膝关节前方伴髌骨外露6、膝关节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4例,小腿上段胫骨外露2例,小腿中段腓骨外露4例,外踝8例,内踝6例.本组病例均选择带蒂穿支皮瓣推移修复,其中股内侧肌带蒂穿支皮瓣6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6例,腓动脉穿支皮瓣12例,腓肠外侧动脉带蒂穿支皮瓣3例,腓肠内侧动脉带蒂穿支皮瓣3例,术前使用超声多普勒探测穿支的位置.皮瓣切取范围3cm×4cm-4cm×10cm,推移<3cm保留进入皮瓣的皮神经,可达到重建感觉的目的结合血管弹性及皮瓣的延展性,将皮瓣顺行推进可以修复创面.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0例肘关节骨折的患儿随机分成常规组与康复组,每组各有患儿15例。常规组肘关节骨折患儿在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康复组肘关节骨折患儿则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康复的早、中、三、四期训练,早期即在关节不动的前提下,肌肉做有节奏的静力收缩和放松,通过肌肉的等长收缩可以预防肌肉萎缩或粘连。康复训练的中期除继续做伤肢的肌肉收缩训练外,逐渐恢复骨折近端、远端
目的:评价3D打印踇外翻截骨旋转导板在Ludloff截骨矫形术中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采用Ludloff截骨手术方法治疗中重度姆外翻患者12例.男2例(2足),女10例(10足),分为两组,传统组和3D打印导板组,每组6例.术前所有患者行X线及多排CT足扫描,并重建三维模型.测量踇外翻角(HVA)、第 1、2 跖骨间角(IMA).传统组,气动摆锯下徒手行第1跖
目的:探讨腹直肌旁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治疗单侧髋臼骨折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7例单侧髋臼骨折的患者资料,10例经腹直肌旁入路治疗,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17~55岁,平均30.5岁;7例经髂腹股沟入路治疗,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0~53岁,平均29.5岁,两组术前均完善检查,一组经改良腹直肌旁入路,一组经髂腹股沟入路.结果:经改良腹直肌旁入路组和
伴有严重骨缺损的髋臼翻修方法选择很多,如Jumbo杯、高旋转中心技术、结构植骨、金属加强块及加强环等.每一种方法既有重叠的适应症,又有各自独有的适应症.而在重叠的适应症中,Jumbo杯具有手术简单、适应症广及手术效果确切等优点.Jumbo杯可以适应于从Paprosky Ⅱ到Paprosky Ⅲ型.为了验证Jumbo杯在伴有严重骨缺损髋臼翻修中的作用,总结了从2009年6月到2016年6月间,使用J
目的:测量髋臼前、后方解剖学数据和进钉通道,设计带顺行前柱拉力螺钉导向装置的髋臼后方解剖钢板并初步验证.方法:收集56例完整骨盆螺旋CT扫描数据(男性27例,女性29例),在髋臼后柱向前柱模拟置入拉力螺钉,测量进钉点的位置和进针方向及拉力螺钉的最大直径,设计出实体的导向器装置,并在19具骨盆标本上进行验证.结果:进针点坐骨大切迹顶点的距离女性为(25.11±5.91)mm,男性为(17.51±2.
目的 提升科室管理水平,提高病区医护早交班的质量。方法 传统早交班是夜班的医生和护士读纸质交班本,大家以听为主,印象不深刻,容易走神,流于形式,交班质量低。多媒体幻灯早交班由科主任和护士长主持,夜班护士组长制作幻灯PPT,设计表格把病区总体运行情况用颜色亮丽的背景幻灯展示在多媒体上,第一页是白班和夜班的出院、入院、转出、转入、病危、病重、手术、备术、特殊患者及患者总数,第二页是病区四个医疗小组病人
目的 回顾性分析Stoppa 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15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7例髋臼骨折患者,其中Stoppa 入路组7例,髂腹股沟入路组20例。比较 2组疗效,评价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Matta 影像学评分、髋关节功能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焦虑及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提高患者对功能锻炼的耐受力,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10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50)和治疗组(n=50).对所有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增加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焦虑情况(SAS评分)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13年8月-2015年8月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分试验组(计算机导航组)与对照组(常规C臂机组),两组均行经皮微创空心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分别统计并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X线的次数及置钉优良率有无差异.结果:平均手术时间:试验组71.98±3.9分钟,对照组75.2±5.8分钟,
目的 探讨以第一、二伸肌腱鞘支持带上动脉(1,2-ICSRA)为蒂的桡骨瓣植骨内固定治疗舟骨骨不连的手术指征、技术和疗效不佳的原因。方法 报道2例舟骨骨不连:例1,女性 36岁,外伤后骨不连3月,舟骨骨缺损2-3mm、断端硬化、囊性变,Herbert分型D2,Slade &Geissler分型 Ⅳ型 ;例2,男性,67岁,外伤后骨不连1年,舟骨骨缺损8-12mm、断端硬化,伴驼背畸形及DIS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