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除出现常见的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及姿势步态异常之外,还会出现很多生物系统节律紊乱的症状。临床研究显示昼夜节律异常可以表现在帕金森病典型症状出现之前,动物实验研究发现昼夜节律紊乱可显著加剧药物诱导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提示昼夜节律紊乱是帕金森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最新研究表明脑脊液中α-突触核蛋白的水平在觉醒时升高,在睡眠时降低,睡眠剥夺可显著升高脑脊液中α-突触核蛋白水平。本研究拟观察昼夜节律紊乱对帕金森病中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播散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12周龄)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6只:正常节律+生理盐水组、节律紊乱+生理盐水组、正常节律+人源α-突触核蛋白原纤维(α-syn PFF)组、节律紊乱+人源α-syn PFF组。正常节律组采用12h:12hLD,节律紊乱模型采用10:10LD,持续6周建立昼夜节律模型。在昼夜节律模型建立后,纹状体立体定向注射5 ug人源α-syn PFF,4h和24h后灌注取材,取多个冠状切面,使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观测不同分组动物模型中α-突触核蛋白分布情况,明确昼夜节律紊乱对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播散的影响。结果正常节律+人源α-syn PFF组与节律紊乱+人源α-syn PFF组相比:(1)注射人源α-syn PFF 4h后,正常节律组与节律紊乱组人源α-syn总量无显著差别,但节律紊乱组人源a-syn分布范围更广;(2)注射人源α-syn PFF 24h后,正常节律组与节律紊乱组人源a-syn含量均显著下降,但节律紊乱组人源a-syn含量更多。结论昼夜节律紊乱影响α-synPFF的清除从而促进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