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发式功能电刺激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八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1988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GYKF-Ⅰ助行康复仪对脑卒中偏瘫足下垂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及经过4周助行康复仪辅助步行训练后的延伸效应分析.方法:选择2010-2011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住院和门诊的脑卒中患者60例,年龄20-90岁,平均年龄(63.3±14.1)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283.5±339.6)天,所有患者下肢Brunnstrom分级在Ⅱ级或以上,下肢痉挛在改良Ashworth2级或以下,均可独立或在监视下行走15m以上.知情同意后随机平均分配至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试验组30例,男18例,女11例.对照组患者仅行普通临床康复治疗(包括肢体功能训练及步态训练),每天2次,每次45min,每周5天,共4周;试验组除常规康复治疗外,每天佩戴GYKF-1型助行康复仪行辅助步行训练,即患者行走时以GYKF-1型助行康复仪辅助,一天2次,每次30min,时间安排同普通临床康复治疗.分别在佩戴GYKF-Ⅰ助行康复仪和不佩戴GYKF-Ⅰ助行康复仪的情况下评测患者的平衡功能(Berg Balance Test)、下肢活动功能、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和生理耗能指数(PCI).结果:佩戴GYKF-Ⅰ助行康复仪对患者功能的实时影响:对平衡功能的影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活动功能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耗能指数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患者自身功能的治疗改善结果上,组间比较患者下肢Brunnstrom评估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衡功能测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活动功能中支撑、承重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节律活动和坐站转换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生理耗能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平衡、下肢活动功能及步行能力,改善生理耗能指数;触发式功能电刺激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实时影响(2周、4周)均较首次使用时显著,其中患者平衡、下肢活动功能及步行能力诸项评估分值改变量的影响在2周时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的平衡功能和双下肢的圆周节律运动的改变则存在较好地持续性.
其他文献
Object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n the therapy of electoacupuncture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o patients of limb fractures with joint dysfunctions caused by the earthquake.Method Divided the 126 pati
目的:对经皮穿刺注射医用臭氧联合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中期临床疗效和抑郁情绪的研究.方法:将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3组,分别进行臭氧联合超短波(T1组)、臭氧联合静磁(T2组)和单纯臭氧消融术(C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表(SF-MPQ)、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析.结果:比较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不同时间
目的:观察在脑外伤的病程早期中药介入治疗对患者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55例脑外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颅脑外伤常规康复治疗,而治疗组在上述方法上加用中药.疗程8周.在治疗前后均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Berg平衡量表进行功能评定.在疗程完成后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经过8周的治疗后,
会议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13例有机磷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变的疗效,并探讨有机磷中毒后引起神经损伤的机理及恢复机制.方法:对13例有机磷中毒后并发迟发性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康复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的患者均给予了相应的康复治疗(电动起立床站立训练,电子生物反馈治疗,平衡治疗,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肌力及关节活动度训练等等),平均120分钟/次,1次/天.对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的Fugl-Meyer运动功
目的:观察头皮针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性瘫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0例C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除常规康复治疗外,增加头皮针,1次/d,10d为一个疗程,休息1周继续下一个疗程;高压氧治疗,1次/d,10次为一个疗程,均治疗7个疗程.结果:统一使用脑瘫儿童70项综合康复评定表进行初期和末期2次评定,治疗组112例,总分提高超过42分的有35例,提示显效,显效率为31
会议
目的:探讨家属采用语义导航训练法(SNT)对失语症患者命名能力改善的效果.方法:20例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语义导航训练(SNT)组(n=10)和语义无关训练(US)组(n=10).从中文联想词汇库中选取122个词汇,SNT组按照网络分析技术自动生成语义关联的词汇顺序,而US组按照随机排列的词汇顺序呈现给患者,并由患者家属进行为期10天,每天1次的言语训练.训练前后进行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和图
会议
目的:研究血管性非痴呆型认知障碍患者(VCIND)在认知康复治疗前后认知量表及听觉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的变化情况,探讨P300在早期诊断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VCIND患者5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另选取30例认知功能正常的同期住院者作为正常组.分别对患者进行认知康复治疗前后P300的检测和MMSE、MoCA量表的各项评分,并与影像学特点、教育、
会议
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通常表现有视运动组织方面的障碍,笔者通过从该内容所属各项评定针对的障碍着眼,提出深入理解评定量表对治疗方案的建立具有导向意义,能使治疗的目的性更明确。
目的:探索一套以患者主动参与治疗为主,辅以被动临床治疗的方案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为颈椎病的临床康复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方法:随机将12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牵引加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颈肌康复训练,共治疗20次.治疗前后采用强度-时间曲线检查、简化McGill疼痛量表、颈椎功能评定表和疗效标准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一疗程后,两组在颈部症状、体征、生活质
目的:分析玉树地区地震中上肢骨骨折的功能恢复情况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阐明伤后控制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方法: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玉树地区74例地震中上肢骨骨折已愈合的伤员进行随访.运用加拿大作业活动测量表(COPM)确认伤员亟待解决的作业活动问题,评测其治疗前后的作业活动表现和满意度.对可能影响上肢骨折伤员功能恢复的因素,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