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聚合物结构与纳米力学性能研究-拉伸形变与分子链表面运动能力

来源 :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ckil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研究一直是高分子物理领域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发展的原子力显微镜纳米力学图谱(AFM Nanomechanical mapping)方法为该研究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我组长期从事发展和应用原子力显微镜纳米力学图谱方法表征聚合物微观结构与纳米力学性能的研究。应用该方法,近期我们实现了(1)异戊橡胶(IR)拉伸形变过程中微观结构随应变的可视化,提出了橡胶自增强的新观点:多尺度的纳米微纤结构和无定形分子链形成的网络结构可极大增加 IR 在高应变下(大于500%)的拉伸应力,从而实现橡胶的自增强;(2)通过表征结晶聚合物等规聚丁烯-1(PB-1)的表面和本体纳米力学性能,证实了其表面具有远高于其本体的分子链运动能力。
其他文献
半晶聚乙烯(PE)的非晶结构对其机械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PE 非晶结构中构象结构、分子链空间排列结构的多样性和多变性等特点,研究PE 非晶结构及相应的分子运动一直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的科研方向。在本工作中,我们将应用一系列先进的固体核磁方法对几类超高分子量PE 材料的非晶结构和分子运动进行研究。
结晶性胶束因具有形态可控性好、各向异性显著的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但目前对其形貌调控主要通过结晶链段实现,而对壳层链段构象关注较少。本工作通过合成系列结晶/离子型嵌段共聚物,利用壳层链段与不同分子间的超分子相互作用(包括液晶、静电以及主客体络合作用)来调控结晶性胶束的形貌。
我们将聚苯乙烯(PS)或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置于阳极氧化铝模板(AAO)孔道中研究其受限态的链段动力学行为。基于玻尔兹曼叠加原理,我们通过多步松弛过程分析了不同降温速率与高分子在AAO 孔道界面上的残余应力之间的关系,结合DSC 和介电谱的分析,我们发现快速降温通过玻璃化转变区域易于导致高分子链呈现亚稳态,甚至从界面剥离;慢速降温通过玻璃化转变区域可以使得高分子稳定在AAO 界面上,对于高
本工作应用原位X 射线和中子小角散射技术表征了聚酯型聚氨酯(Estane 5703p)粘结剂的微相混合与分离行为。使用多散硬球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拟合得到了硬段相距离、尺寸、体积含量等参数随温度和时间的演化关系。
X 型多嵌段液晶分子是由棒状的刚性芳香核为中心,极性和非极性基元分别连接在芳香核两端以及侧链位置而形成的两亲性分子。取决于侧链的结构以及芳香核长度与侧链体积之间的比例,这类分子在各向异性、微观相分离等竞争因素作用下,通过分子自组装过程可以形成具有不同几何形状蜂窝组成的柱状液晶相。
转换发光材料由于具备将长波长光转换为短波长光的独特光学特性,这使得它及其复合物在激光器、特种显示和生物荧光标记等领域展现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
由于其形貌的各向异性,棒状胶体/纳米颗粒、刚性高分子或生物分子如DNA 往往具有丰富的溶致型液晶相行为。深入理解这类颗粒的多级结构和相互作用与其溶致液晶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的主要科学问题,其研究有助于探索这类有机软物质粒子在制备功能性液晶材料中的应用。
聚合物单晶通常由同一种组份形成,但我们发现在特定条件下结晶性嵌段共聚物聚乙烯-b-聚丙烯酸特丁酯(PE-b-PtBA)和聚乙烯(PE)均聚物可在溶液中同时结晶形成杂化单晶。由于PE-b-PtBA 和PE 的结晶速率不同,两种组份在单晶中呈梯度分布,形成向下凹的表面结构。通过改变结晶温度、混合溶剂比例、PE-b-PtBA/PE 质量比等条件可调控单晶形貌及其表面形貌。
作为和小分子不同的独特特性,聚合物的结晶记忆效应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工作研究了记忆效应对聚乳酸(PLA)结晶行为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预结晶状态对部分熔融和随后的冷却结晶行为有重要影响,特别地,对于PLA 原料,其具有记忆效应的部分熔融温度范围比其它经过熔融制备的结晶样品明显地宽,对PLA 结晶的促进效果也最显著;(2)将PLA 单个大球晶部分熔融后冷却结晶,通过改变熔融温度和时间观察
作为典型软物质体系的聚电解质,通过调整其聚合物组成及拓扑结构,形成具有很强的结构可控性的接枝型聚电解质,可以进一步实现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多样化,从而更大限度发挥其软物质特性,在生命医药及工业材料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由于分子结构的复杂性,从微观角度剖析其链构象及电性质已经成为聚合物领域的一大难点,本工作通过系统的微波介电谱研究解决了此领域中的几个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