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离子通道内输运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ry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子通道与生物体内的众多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其结构和性质的研究在药物设计,疾病诊断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离子在离子通道中输运的过程和机制受到了广泛关注。在本文中,我们采用连续性模型来研究离子在通道中的输运过程。本文围绕生物分子网格的生成、PNP方程的求解以及可视化分析的研究,将它们整合实现到具体生物离子通道体系的模拟中。我们开发了一个模拟离子通过三维离子通道系统的并行有限元模拟器。该模拟器包括了求解PNP和SMPNP方程的并行有限元解法器,一条为离子通道系统产生网格的完整工具链以及可视化工具。该模拟器应用于几个真实的离子通道,来计算静电势、离子浓度以及IV曲线等。其模拟得到的结果与BD模拟结果以及实验结果都十分相近。
其他文献
目前,世界性能源紧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利用丰富的太阳能来进行绿色环保的化学实验在有机电子学和绿色化学领域都已引起了许多关注。然而,大部分研究报告表明此类光化学反应都需要使用价格昂贵、毒性较强的过渡金属作为催化剂,这依然将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因此,我们成功实现了通过简单、环境友好的日光氧化的方法,实现了将螺芴二苯并吖啶(SFDBA)类蓝光半导体材料通过光诱导的自催化方式氧化成螺芴二苯并吖啶酮(
Many luminescent materials with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OLEDs by solving the problem of aggregation-caused quenching effect o
会议
有机太阳能电池因柔韧性好、制造面积大、生产成本低、易于制作等优点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有机光伏电池是以有机材料为活性层的太阳能电池,主要分为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和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目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已经达到9.2%,相比于聚合物,有机小分子具有确定的结构,固定的分子量,较好的纯度和较高的重复性,尤其是具有 D-A 结构的有机小分子具有较宽的吸收光谱,易于调节的分子能级,较好的热稳
最近,实验报导通过溶液剪切法制备TIPS-P薄膜,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空穴迁移率[1]。这里,我们通过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第一性原理计算和动态蒙特卡洛模拟相结合的多尺度理论方法,在核隧穿电荷跳跃模型基础上,研究了晶格形变对TIPS-P电荷传输性能的影响[2]。我们首先证实了实验上通过剪切形变得到的TIPS-P分子晶体中的一维电荷传输行为,其次揭示了TIPS-P分子晶体中晶格形变、分子堆积方式与载
Cyclotrimerization of alkynes to aromatics represents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fabricate two-dimensional conjugated networks due to its single-reactant and atom-economy attributes,in comparison with ot
对于计算化学而言,如何与确认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是非常依赖于与实验数据的直接对比;对于质谱当中的气相化学而言,缺乏细致的结构信息是一大限制。而当这两者互相结合的时候,计算化学可以获得直接可以对比的实验数据,而质谱可以从计算化学当中获得结构能量等信息,是一种理想的互动,对两者都有很大的促进。我们将通过一些例子:(1)金属氧化物离子键能与反应活性预测;(2)金属氧化物团簇结构;(3)化学反应机理研究,从
To understand the potential-dependent kinetics of reactions at solid-liquid interface,we derive a constant-charge reaction theory for understanding the coupled charge transfer during the chemical bond
会议
Cyanobacteria harmful algal blooms(HABs)pose an increasingly serious water pollution problem all over the world.Class II Fructose-1,6-bisphoshate aldolase(Cy-FBA-II)and cyanobacteria Fructose-1,6-Bisp
血红素类铁酶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典型的两态反应过程。目前,常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的△SCF 方法研究两态反应;但这一方法有理论缺陷,应用于开壳层体系受限,各个自旋态的相对能量估算不好。我们采用BDF程序将自旋反转的TD-DFT方法用于计算血红素铁酶各个自旋态的相对能量,通过选择合适的参考态,从而避免自旋污染。试算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准确的预测各个自旋态的能级顺序。误差抵消效应使该计算方法对于大多数泛函
本论文采用密度泛函计算研究了一系列高手性角单壁碳纳米管与 Ni55金属团的相互作用。通过对 Ni–C界面电荷传输的分析,发现高手性角单壁碳纳米管终端边沿上的 kink-step sites 比其它边沿点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6,5)和(7,5)碳帽的前线分子轨道主要局域在 kink-step sites 上。这些具有高反应活性的 2pz前线轨道垂直伸出碳帽表面。如此空间趋向和位置的前线轨道更有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