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牛性状边际效益计算及育种目标的确定

来源 :第十三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sheng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计算的收益主要由泌乳母牛产生,育肥公牛收益较少。以奶量定价(不计牛奶成分)时,增加FP和PP导致泌乳母牛的营养需要增加,提高了饲喂成本,FP和PP的边际效益为负值。以乳成分定价时,FP和PP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该性状的经济值。肉用性状经济值均为正值,表明BW. WW和FDG的增加提高了育肥终体重,缩短育肥天数而降低育肥成本。功能性状中AFC的经济值为负值,AFC的增加延长了饲喂时间,增加饲喂成本。相关文献报道三类性状的经权重之比为37:18:45,接近于4:2:5。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利用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选择GAPDH作为内参,对牛黄体中LHR的剪接体F,在黄体四个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进行了检测。将Real-time PCR中获得的
  启动子是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单位,本研究通过检测与不同牛MHC(BoLA)-DRB3近端启动子区连锁的BoLA-DRB3结构基因表达量,分析BoLA-DRB3基因近端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结构基因表达
  本研究采用PCR-RFLP Forced PCR-RFLP和基因测序等技术检测了秦川牛FoxO1基因的多态性,并对其生长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以期为今后秦川牛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分子标记辅助
  本文首次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新疆褐牛中PRL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与泌乳性能的关联性,旨在探讨将催乳素基因作为新疆褐牛泌乳性能候选基因的可能性,从而为新疆褐牛产奶性
  本研究以草原红牛、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及天一冈山黑牛共263头为研究对象。利用PCR-SSCP结合测序的方法分析肉质性状候选基因CAPN3的多态性,从分子水平上分析牛的遗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