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荧光探针苯并菲罗啉酮的合成及其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分析化学年会暨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ov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苯并菲罗啉酮衍生物2-甲基-苯并-1,10-菲罗啉-7(12H)-酮(m-BPO),并对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在pH为7.4的Tris-HCI缓冲液中,牛血清白蛋白对m-BPO的荧光有明显的淬灭作用,且当BSA在浓度为0.05 mg/L-0.4 m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6μg/L,由此建立了一种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同时对其荧光淬灭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计算了表观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BSA与m-BPO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分析肺癌化疗期患者积极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及情绪状态的相关性,为开展肺癌化疗期患者的治疗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丽水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
目的 观察与探究他汀类药物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防中的效果及对脑血流参数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
农十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项目”(以下简称降消项目),在师党委的关心下,在师卫生局指导下,于2004年12月正式启动, 各项工作全面顺利开展。2003年,国
首次从种植于云南的石竹科花卉植物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采用多种分离技术,分离得到了一个新的植物环肽成分,并应用包括二维核磁共振和高分辨电
基于静电吸附和疏水作用将联吡啶钴(Ⅲ)(Co(bpy)33+)组装到牛血清白蛋白(BSA)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复合酶膜中,制得新型氧化还原复合敏感膜.再吸附纳米金颗粒(nano-Au),接
会议
在电极表面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制备壳聚糖/单壁碳纳米管/二氧化硅膜,用HF除去SiO2后形成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壳聚糖和碳纳米管膜.三维多孔壳聚糖/碳纳米管膜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我们对于农药三唑醇与小牛胸腺DNA体系的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利用其荧光增强效应测定三唑醇的新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水中三唑醇的回收及工业级农药中三唑醇的测定,结果
目的 探讨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流行和暴发的相关性,并提出预警界值.方法 选取广州市为研究现场,分别以2010-2017年HFMD流行和暴发情况为结
利用经化学修饰的水仙球茎的组织薄片和NH3气敏电极制成了一种新型的生物传感器,用来测定秋水仙碱.该生物传感器的输出电势的线性、响应时间和选择性均较好.此法体积小,仪器
目的 探讨盆底肌电刺激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和治疗效果,为压力性尿失禁的物理治疗提供研究根据.方法 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厦门市思明区妇幼保健院对80例产后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