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垂直管内两相弹状汽泡长度和液弹长度分布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8多项流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t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使用高速动态分析仪对低温垂直管内不同位置处两相弹状汽泡长度和液弹长度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获得的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弹状汽泡长度的标准偏差随着长径比的增大而增大;液弹长度在长径比大于10后,随着长径比的增大而增大,说明管内流动的稳定性随着长径比L/D的增加越来越不稳定。对于管内沸腾工况而言,未充分发展低温弹状流中弹状汽泡和液弹长度符合对数正态分布规律。该文为进一步研究低温输送管路中弹状流发展过程中弹状汽泡和液弹的长度分布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基于一种相变(75℃—90℃)储热石蜡,考虑熔化过程中密度差引起的自然对流影响,建立了矩形腔内石蜡熔化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石蜡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会议
至少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有发现第二个“地球”,毕竟要在茫茫宇宙中找到与地球完全相同的星体实在有点难。于是,科学家们“退而求其次”,他们的搜索目标变成了——1995年,瑞士天文学家米歇尔·麦耶发现了第一颗系外行星——飞马座51b。在此之前,寻找系外行星仅作为一个话题存在于大家的讨论中。不过,很多人仍然认为,这次的发现只是个偶然,但仅仅几个月后,美国的研究团体也宣布,他们找到了另外两颗系外行星。至此
针对由Giesekus本构方程描述的粘弹性槽道减阻流动,建立了低Re数雷诺应力模型。通过与DNS数据的比较,该模型对平均速度、平均变形、减阻率和应力的预测较准确,而对时均速度剖面
会议
本文比较了测量气液过滤效率的两种称重方法,优选出一种适合测量气液过滤效率的方法。采用光学粒子计数器Welas2000测量过滤器出口粒子的浓度及分布,针对Welas2000对被测颗粒光
为探讨新型蓄冷工质—异丁烷水合物快速生成的影响因素,利用自行设计的小型搅拌式水合物制备系统,在定容法实验条件下,比较不同水量、搅拌速率、初始冷媒温度、水样条件下水合物
会议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采用一个完整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三维、非等温、两相流动模型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的传热传质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得到的极化曲线结果和
会议
基于网格的方法在模拟大变形问题中有困难。由于粒子法无需划分网格,不需计算对流项,可以直接模拟出大变形,受到人们关注。本文利用新近提出的粒子法-MPS(Moving ParticlesSemi-im
介绍了自动存储管理(ASM)的基本内容,阐述了ASM的优点,给出了创建和维护一个基于ASM的数据库的过程及详细代码.
对温度场内垂直管中可吸入颗粒物在湍流工况下的运动特性和热泳沉积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使用颗粒动态分析仪(PDA)在线测量了颗粒物在管道截面上的速度和浓度分布。重点研究了主
会议
实验探讨了不相溶液液系统内由于存在中和反应而引发的对流型式。反应系统置于Hele-Shaw装置中,选择三种含碳原子数目不同的羧酸,系统的不稳定性主要由溶质对流驱动,其形式分别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