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大鼠反复力竭性跑台运动后不同时相心电图、心音图和心肌梗死面积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心电和心音信号在运动性心肌顿抑评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2只,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n=6)和B组(运动组,n=16)。根据运动后心电图是否出现异常将B组分为B1组(运动性心肌顿抑组)和B2组(非运动性心肌顿抑组)。测定B组运动前、运动后即刻、10min、20min、30min、1h、1.5h、2h、3h、6h、12h、24h的心电图和心音图;并于运动后24h进行左室前壁心肌坏死面积分析。结果:B1组在运动后1.5-3h大鼠心电图T波和心音图S1幅值出现显著性下降,且与同时相B2组有显著性差异,至运动后24h时上述变化基本恢复正常;B2组运动前后T波和S1幅值无明显变化;B1和B2组运动后心率均出现显著性上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B1和B2组运动后心音图S1/S2与运动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间亦无显著性差异。A组、B1组和B2组的心肌坏死区比率分别为17.9±14.95%、29.1±13.91%、21.3±11.47%,两两比较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心电图T波和心音图S1幅值可作为评定运动性心肌顿抑的有效指标,其反应的运动性心肌功能障碍主要发生在1.5-3h之间;而心率和心音图S1/S2不能作为评定运动性心肌顿抑的有效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