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AW氨基磺酸系复合减水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

来源 :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第四届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gmtg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国内外正流行的氨基磺酸类高效减水剂为母体与缓凝剂、保水剂共同制备成AW型复合减水剂,并和优质粉煤灰进行了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试验,使高强混凝土在普通条件下的施工成为可能.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带探头的数字式温湿度变送器测试了混凝土单轴水分扩散,同时也测试了密封试件固自干燥引起的内部相对湿度变化.试验研究了不同水灰比水泥浆体含量、掺合料种类及掺量对自干燥与水分扩散引起的早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变化的影响.
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变学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泥浆、砂浆的流变学特性.本文采用自行设计的U型流动仪,以流动时间作为水泥浆及砂浆的流动性指标.改变配比参数进行大量试验,探讨用于大流动性混凝土的水泥浆、砂浆的流动性随其配比条件的变化规律.
结合在永定新河大桥工程中应用的经验,从工程设计、材料设计、现场施工、成品验收等几个阶段论述了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技术.表述的观点是:由于控制指标和影响因素增多,高强轻集料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难度大于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环节的重要性也更为显现,进行有效控制需要更深入全面的专业技能.
本文主要研究了应力比、冻融、氯盐三重破坏因素作用下不同强度等级(C80、C60、C40)和不同水灰比(w/c=0.44、0.32、0.26)混凝土的复合损伤与失效过程及其交互作用.试验结果充分表明,混凝土在氯盐溶液中的氯落程度远比在水中严重,重量损失相应增大2倍,但因氯盐降低水的冰点,使动弹性模量下降却有所缓和.试验结果还表明,当荷载、氯盐、冻融三重破坏因素共同作用下,混凝土的损伤劣化进一步加剧,
本文研究了低水胶比条件下水泥-超细粉煤灰-硅灰三元水泥基复合浆体流动性、强度和浆体相对实度的关系.
研究采用六组分技术路线和当地材料配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可能性及其可靠性并就水胶比(W/B)、净浆骨比(S/A)、砂率(Sa)等影响因素对强度的影响规律作了探讨,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AFt一种新的分布方式-“共顶峰立”的现象,和一种长细纤维状的结晶物质(直径100~1000nm,长细比为50~100).
本文研究了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标准养护、水中养护、绝湿养护及自然养护条件下的强度发展规律.研究表明: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水中养护条件下,强度最高,绝湿养护与标准养护强度相近,自然养护时,强度最低,但与普通混凝土比较,其强度降低不是很大(不超过10℅~15℅),说明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对养护湿度的要求大大低于普通混凝土.
本文利用当地原材料,研究了90~100MPa大流动度高强混凝土配制技术及其性能影响因素,并系统研究了大流动度高强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与耐久性.
强塑剂又称高性能减水剂,能够降低水量或于相同配比的混凝土中得到较好之工作性,使不致产生严重泌水及粒料分离.本研究主要于探讨强塑剂的性质及对混凝土流动性及力学强度之影响;比较添加三种不同的强塑剂与不添加强塑剂之试体.强塑剂可使低水灰比混凝土产生非常好的工作性,但却不影响混凝土的凝结行为与硬固行为.强塑剂为制造高性能混凝土的必要成分,具有将水泥颗粒形成相同电荷互相排斥,分散水泥颗粒,提高混凝土工作性的
本文分析建筑结构裂缝产生的各种原因,提出从材料、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控制裂缝的技术措施.这些措施也适用于高强和高性能混凝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