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分泌生物标志物与职业应激及其诱发的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研究

来源 :全国生化/工业与卫生毒理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20世纪以来,社会竞争日益加剧,职业人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生理应激负荷,职业应激已成为职业人群中最为重要的社会心理问题,第四届WHO职业卫生合作中心网络会议把职业应激控制列为21世纪卫生研究的优先领域。国内外研究表明[1],人类重大致死性疾病75%-95%与应激机制的激活有关,尤其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被称为第一应激性疾病,职业应激已经成为影响职业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和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2].而如何对职业应激程度进行评估.以及揭示应激性高血压的致病机制。已成为职业医学界广泛关注的基础性议题.是急待解决的现实主题[3]. 目的:分析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SAM)、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HPA)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神经内分泌生物标志物与职业应激以及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筛选职业应激客观评价指标,阐明职业应激的神经内分泌致病机制,揭示长期慢性职业应激下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和发展的神经内分泌机制. 方法:整群抽取涵盖体力(乘务员292人)、脑力(一般办公人员130人)和脑体混合(乘警100人)三类职业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应激(OSI—R)量表、A型行为、状态一特质焦虑(STAI)等对其进行职业应激及高血压危险因素调查,以及进行血压、血糖、血脂的检测.随机抽取部分乘警90人、办公人员90人、乘务员180人,采集血样进行神经内分泌生物标志物的放射免疫检测。控制职业、工龄,偏相关分析神经内分泌生物标志物与职业应激的相关性,协方差分析不同职业应激和应激因素评分水平的神经内分泌生物标志物浓度,以及协方差交互模型分析职业应激与A型行为、职业应激与状态一特质焦虑的交互作用对神经内分泌生物标志物的影响,并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神经内分泌生物标志物升高的危险因素以及三条通路神经内分泌生物标志物相互作用对职业应激的影响;年龄分层后比较不同高血压患病情况神经内分泌生物标志物浓度,等级相关分析血压与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通过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协方差分析不同血压水平生物标志物浓度,以及分别在高、低应激组比较不同高血压忠病情况生物标志物浓度差别,并在高血压患者中分析高血压危险因素对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其他文献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者的2-4倍。病死率高,现将我院2003年1月年至2010年6月收治49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现将其临床诊治资料作一简要分析如下。
卒中单元[1]是指为卒中病人提供药物疗效,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国外学者经大量临床研究发现,是脑卒中治疗的最新、最佳方法.基层卒中单元强调以内科保守治疗、康复训练、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为基本治疗手段,结合基层医院条件制定的卒中单元临床诊治指南[2].
本组86例病例为我院2003年至2009年收治的复治结核病人,既往有明确结核病史及结核用药史,强化期住院治疗、巩固期门诊随访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全部病例均采用Bact/ALERT3DTB快培、痰结核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按标准判断结果证实为MDRMT所致肺结核,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3.5岁,男性41例,女性45例。
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医保工作顺利、有条不紊地进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医疗保险改革对医院无疑是个巨大的冲击,医保定点医院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载体,是医疗保险政策执行和费用控制的中心,医院的各种管理和服务措施如何积极主动地适应医疗保险改革的要求,如何做好医保定点医院管理工作,关系到医院、患者的切身利益,是政府保障劳动者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是其他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积极有效地防治高血压病成为中西医学界面临的严峻挑战。目前,有关高压病病人的康复治疗主要集中在药物、运动和饮食这三方面。
妊娠高血压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是一种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疾病,常发生于怀孕20周以后,在孕妇中的发生率约5%,其病理过程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凝血机制改变及血小板损耗等有关。翁玉英等报道21例重度妊高征患者PT、AFFF明显缩短,FIB明显升高,刘颖等报道19例重度妊高征患者,贺建同等报道35例重度妊高征患者PLT常低于正常,MPV、PDW增高.
经口气管插管是救治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措施,但是插管后容易引起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主要的医院感染问题——机械通气性肺炎(ventilated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
国内外文献关于住院患者陪护干预的研究已有部分报道,阐述了降低陪护率对降低医院感染率有一定意义。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床护比1:0.4的事实,加上患者需求的日益增加,使护士在保证治疗质量的同时已对患者的基础护理有所忽视,致使患者不得不寻求陪护的帮助。
分诊是急诊工作的第一关,如何以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加快一般急诊病人的分诊速度和早期识别危重病人并及时救治,一直是急诊界研究的的热门课题。我科根据实际工作使用急诊急救病情评估技术分诊,效果良好。
目的:探讨二甲基氯化锡(DMT)对大鼠、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霍恩氏法测定DMT在大鼠、小鼠的经口,经腹腔注射,经皮三种途径的LD50。结果:DMT灌胃、腹腔注射和经皮肤染毒对雌、雄性SD大鼠的LD50分别为147 mg/k8、383mg/kg;46.4rag/ks、31.6mg/kg;1470mg/kg,1780mg/kg.DMT灌胃、腹腔注射染毒对雌、雄性KM小鼠的LD50分别为215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