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金融支农政策的总体效应与时空差异--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来源 :2010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ozhanwude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30个省份1997-2008年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财政金融支农政策的总体效应与时空差异分析表明,从长期看我国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实施对农村经济发展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是相对于金融支农政策而言,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强,说明1997-2008年间财政支农政策实施效果较好。对比1997-2003年与2004-2008年前后两个阶段则发现,2004年以后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明显加强,而金融支农政策的促进效应不仅没有提升,反而有所下降,受不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制约,金融支农政策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在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具有明显差异的现实背景下,我国财政金融支农政策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从其他变量分析的结果来看,提升农户自身投资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提升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对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无法独立于一个日趋统一的世界市场,主权国家的金融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政治安全,甚至事关整个国家安全。本
利率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或利率政策实施效应,是指利率政策的变动能否有效的影响储蓄、投资、产出等经济变量,以期实现政策制定者的预期目标。利率政策的实施应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
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为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首先确定航母全寿命期费用的结构;其次对核动力和蒸汽动力航母全寿命期费用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讨论;最后得出核动力航母全寿命周期费用高于蒸汽动力航母,分析结果差别较大
本文阐述了我国发展环保经济,转变产业结构的重要性,因此,建议坚决打好污染减排决胜战,促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着力完善
基于LCC理念,综合研究经济性与经济性评估的概念内涵,提出经济性评估的主要内容,建立经济性评估的常用方法和基本程序,对论证中经济性评估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从舰船装备全寿命周期费用构成分析入手,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有关控制舰船装备全寿命周期费用方法,探讨了控制舰船装备全寿命周期费用的技术途径,从目前国外武器装备全寿命费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以官厅水库流域上游的河北省张家口市部分地区和下游的北京为例,初步探讨了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标准,目的是将张家
本文通过对农垦品牌文化的论述,对农垦扩大使用耕地面积,提出了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继续垦荒或集中流转过来五荒土地开垦,科学垦荒或因地制宜种植相关经济作物或水果;成立垦
本文根据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情况概述,分析了本省大豆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本省大豆产业对策:强化大豆种植集约化生产和先进生产技术普及工作的引导和扶持力度;提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