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以安徽淮北平原某建设工程为例

来源 :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收集利用已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地质钻探、试验测试及综合评价等方法,对安徽淮北平原某建设工程进行场地浅层地热能勘查,阐述了浅层地热能赋存条件,进行了浅层地热能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结合建设工程实际在环境影响预测、经济成本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利用方案建议.通过勘查,认为场地适宜于土壤型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不适宜用地下水源型及地表水源型.
其他文献
本文在对永福—华安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岩石组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基础上,将永福—华安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划为两个岩浆演化旋回.早侏罗世藩坑组旋回为一套中—高钾的拉斑—钙碱性系列"安山岩—流纹质"双峰式火山岩岩石组合,其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并有少量下地壳熔融物质混入,是拉张构造环境下的产物;晚侏罗世南园组旋回为一套高钾钙碱性系列"英安(流纹英安)质—流纹质"单峰式火山岩岩石组合,其岩浆主要来源于中下
对江苏沛县田祖庙地区泰山群山草峪组的岩石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统计,发现岩性以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为主,其次为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再次为黑云(角闪)二长片麻岩和云煌岩,局部见混合岩化片麻岩.研究区泰山群主要元素地球化学成分特征整体表现为富铁、镁、钙,钠>钾,含一定量铝、硅.根据岩石全分析和微量元素,经原岩恢复,初步认为研究区太古界泰山群山草峪组变质岩的原岩为中性—基性火山岩,推
通过长汀县等四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胡寨地区发现一套花岗质片麻岩,岩石化学特征属过铝质S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同板内花岗岩或同碰撞花岗岩较为接近.样品的锆石U—Pb LA-ICP-MS同位素年龄为729.4±8.6Ma,代表胡寨花岗质片麻岩的结晶成岩年龄,为福建省内首次在南华纪发现的新岩体,对华夏古陆基底的演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九瑞矿集区以花岗闪长斑岩为主的燕山期扬子同熔型浅剥蚀岩体,与上古生界—下三叠统有利赋矿地层层段耦合,形成了著名的九瑞铜多金属矿集区.近年来,通过实施使用江西省地质勘查基金和其他来源资金勘查项目,实现了找矿工作的新突破.一是城门山矿床东部金鸡窝矿区、武山铜矿周边二处大型矿床的资源储量均可望实现翻番,铜矿床规模有望达到超大型,实现长江中下游铜矿床规模上的突破.二是在通江岭、东雷湾矿区深部钻探工程见到较
景德镇朱溪钨铜多金属矿床是近年在赣东北地区发现的一个远景规模超大型矽卡岩矿床.在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已有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和近年最新勘探成果,本文探索性地厘定了朱溪矿区钨铜多金属矿体类型,结果表明朱溪矿区矿体可分为裂隙脉型、云英岩脉型、矽卡岩型、蚀变花岗岩(斑岩)型、石英脉型矿(化)体五类.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矿区还具有找寻矽卡岩型、蚀变花岗岩(斑岩)型和云英岩脉型矿体的潜力.
金鸡窝铜多金属矿区是城门山矿田的组成部分,其铜多金属矿体是城门山ⅠCu矿体的东部延伸.金鸡窝矿区深部铜多金属矿体是一个以铜为主,铅、锌为辅,兼有金、银矿的综合矿床.深部矿体受五通组与黄龙组层间破碎带控制,以充填交代作用为主,似层状产出.其矿体的形态与构造活动关系密切.矿体在走向上形成了"勺子"的形态特征.在倾向上形成"L"形态向"台阶"形态转变.
近年来九瑞矿集区多个矿床相继进入深部及外围找矿空间,但对于成矿斑岩体内斑岩型铜钼矿的勘查工作及研究并不多.本文侧重于对九瑞城门山、丁家山、武山斑岩铜钼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阐述.主要通过成矿构造背景、成矿岩石特征、围岩蚀变及成矿后的次生作用四个方面对成矿条件进行详细的说明,并对比多个矿床来分析其各个成矿条件的规律性.运用规律来对九瑞矿集区主要斑岩体内的找矿前景进行预测以指导找矿.
川东南地区广泛发育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通过对岩心观察、镜下薄片及一系列的实验模拟,对研究区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龙马溪组底部主要发育泥质深水陆棚相,有机质丰度较好,矿物成分主要是脆性矿物和黏土矿物,储集空间储层以晶间孔、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储层特征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的双重控制,沉积环是储层形成的既基础,成岩作用则影响储层储积性能的好坏.
通过对某矿多孔抽水试验中主孔和各观测孔历时曲线的认真分析对比,了解到各观测孔基本不受主孔抽水影响,推覆体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间水力联系较差;并利用非稳定流计算渗透系数.
根据福建省地热水样品水化学测试结果,本文对全省地热流体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福建省地热水多属碳酸氢钠型、重碳酸硫酸钠型、氯化钠钙型、硫酸碳酸氢钠型等四种水化学类型.绝大多数地热流体偏硅酸、氟等元素显著高于常温地下水.环境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从内陆到沿海δ18O值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大气降雨是福建省地下热水主要的补给来源.福建省地热水源的补给高程分布于165.5~1551.8 m之间,丘陵地形造成各地海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