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大熊猫白内障原因分析

来源 :2016年度北京动物园科技大会暨圈养野生动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作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l_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2014年,对国内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基地、卧龙、楼观台、福州等7家圈养大熊猫单位的老年大熊猫进行眼科疾病调查.调查结果:共有15只老年大熊猫患眼科疾病或有眼科疾病病史,占所统计的老年大熊猫总数的27.3%;其中雌性11只,雄性4只;15只患病大熊猫中的11只为白内障,占总数的73%.对白内障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与大熊猫的年龄、性别、生活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找出白内障的发病原因是治疗的基础.
其他文献
The postural origin hypothesis and the task complexity hypothesis propose that hand preference in non-human primates evolved in association with body posture and task complexity, respectively.The resu
本文记录了自2015年3月5日至9月13日在长颈鹿馆,分两个阶段对"j14-1""14-3"两只仔兽进行定位和进笼箱训练的过程.训练效果很好,分别在四月、九月顺利输出至广东湛江和安徽宿州.
2016年4月18~27日,在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对沿海滩涂的水鸟种类、数量和栖息地状况进行野外调查.盐城调查组是此次湿地国际组织的2016黄渤海湿地水鸟同步调查共16个调查组中的第14调查组.盐城湿地调查组分别在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布设6条观测线路,野外调查行程总计1500km,观测到湿地水鸟76种,12万余只.特别是观测到迁徙途中的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55
对黑美洲虎的进食情况及粪便进行观察,通过一周饲料及粪便对比找出最科学的饲养方式.通过观察发现牛肉味道淡、肉质比较细嫩所以美洲虎爱吃,羊肉味道重、带骨,动物不太感兴趣。粪便情况,发现在长期饲喂纯肉的情况下会出现便软不成形的情况,但饲喂活食和带骨肉的情况下可以调节动物粪便的软硬度,使便成型,有利于动物的消化。综上所述,进行饲料的多样化,增加活食,有助于动物健康。带骨头的羊肉更加促进动物的胃肠蠕动,促进
本文记录了对橙冠凤头鹦鹉的亲人训练过程和体会.分析了饲养和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动物的训练使进一步掌握动物的生活习性,为以后改进饲养工作奠定基础.
本文记录了一岁熊猫"瑛华仔"和"吉妮仔"进行响板定位训练及进串笼训练的过程,并且还记录了训练的方法,分析了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动物训练,为以后的其他训练提供了基础,从而更好的配合饲养员和兽医的工作.
2015年3月,按照上级的指示在无麻醉的情况下,准备输出3只剑羚(南非长角羚),我班分别对其进行了进入串笼的训练.(选其中1只情况进行总结)训练方法是正向强化.训练目标行为是食物引诱进入串笼,保持稳定,训练完成时间是2周.通过对圈养条件下的剑羚开展训练,对提高动物福利,提高动物饲养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1)通过训练建立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2)为动物的输出提供便利条件,(3)非保定条件下
Stem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both ecology study and forest management.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 (TLS) may provide an effective way to characterize the fine-scale structur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分别对北京动物园流浪猫、部分野生动物及相关饲养员进行血液弓形虫检测.检测发现,286份流浪猫样品中,阳性率为20.98%;155份野生动物样品中,阳性率为19.35%;不同种属野生动物弓形虫阳性率差异显著(P<0.01),其中,猫科、象科动物阳性率较高,分别为43.75%和57.14%.野生动物弓形虫感染多见于流浪猫出入频繁的场馆,如象馆、狮虎山等,表明野生
2014年1月-4月,对爬行馆内6条蟒蛇进行训练,采用试探、轻触、抚摸、气味诱导和用温水给蟒洗浴等方法,令性情凶猛、不易接近或对新饲养环境应激反应很大的蟒蛇尽快适应人工饲养并变得可以接近、上手、更加温顺,为平常的日常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和保护教育等工作积累一些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