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创伤性股骨骨感染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非接触式治疗创伤性股骨骨感染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17例创伤股骨骨感染外固定术后患者,男13,女4例:年龄16~61岁,平均43.2岁.均为单侧股骨骨折,右侧11例,左侧6例.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11例,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架6例.分泌物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6例,大肠埃希氏杆菌4例,鲍曼氏不动杆菌1例,绿脓假单胞菌2例,产酸克雷伯菌1例,3例患者未能培养出致病菌.17例患者均行多次清创术,3例患者早期内固定感染,给予清创后去除内固定更换外固定,2例患者股动脉损伤,一期曾行血管修复.外固定术后至手术时间32~71天,平均41.5天.手术取除外固定支架,清除骨折端坏死组织,应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非接触式固定骨折.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肺出血的发生率,分析肺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347例患者,对患者病历资料、术中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可能引起肺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其中患者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肺气肿,主肺动脉直径,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手术及病变相关因素包括:穿刺次数,进针角度,病变大小、形态,病变与胸膜间距离
目的 探讨MIS-TLIF治疗2节段腰椎管狭窄并失稳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7月采用MIS-TLIF双侧通道同时减压、椎间融合加双侧固定手术对36 例2节段腰椎管狭窄进行治疗.术前症状:间歇性跛行11 例,双侧根性症状8例,间歇性跛行合并双侧根性症状17 例.查体:皮肤感觉减弱22例,肌力减弱14例,生理反射减退14例,皮肤感觉减弱合并生理反射减弱13 例.术前均行腰椎正侧
目的:探讨研究应用可吸收棒固定治疗青少年创伤性髌骨脱位引起的骨软骨骨折在有效康复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因创伤性髌骨脱位导致的骨软骨骨折而采用可吸收棒固定治疗的患者.本组共有18例患者,其中女性13例,男性5例,年龄14到16岁(平均14.8岁),所有患者均因1骨脱位导致的股骨或髌骨骨软骨骨折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随访时间为1~4年,患者术前均行膝关节X-RAY和CT或MRI检查以明确诊断
目的 探讨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足第一跖骨与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8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采用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足第一跖骨与软组织重度缺损病例共6例.移植复合组织瓣腓骨长度6cm~12cm,皮瓣面积8cm×5cm~18cm×16cm;致伤原因:车祸伤2例,机器绞伤4例;外伤性缺损3例,感染性缺损3例.移植复合组织瓣腓骨长度6cm~12cm,皮瓣面积8cm×5cm~18cm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4 年3 月至2015 年12 月行手术治疗的67 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31 例) 和对照组( 36 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伤口管理模式.集束化护理干预内容为①用药护理;②对患者伤口情况的护理;③饮食管理;④生活护理;⑤健康宣教.术后随访3-6个月,术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胸腰椎骨折患者经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60例因胸腰椎椎骨折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评分、患者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ADL 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术后并发
目的:总结观察上颈椎手术治疗的效果, 为提高上颈椎手术疗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3年5月住院患者中,上颈椎患者中手术治疗28例,包括Ⅱ型齿状突骨折9例, Ⅱ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不愈合2例;寰枢关节脱位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先天性畸形4例;椎管肿瘤3例;hangman骨折1例.手术方式:齿状突螺钉内固定8例,C2-3前路钢板内固定1例.寰枢椎融合术7例,枕颈融
目的:探讨开放松解术联合桡骨远端定位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技术治疗肘关节僵硬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94例,患者采用开放松解术联合桡骨远端定位铰链式外固定技术进行治疗。术后肘关节内外侧间室应各放置1根负压引流管,7d后进行观察;术后1个半月拆支架时检查稳定性,在外固定支架保护下给予肘关节屈伸活动练习,松解术后45d,在无麻醉下拆除铰链式外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小儿骨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我院小儿骨科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结果 本组共507例病人,超声诊断为马方综合症5例;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77例;小儿髋关节滑膜炎81例;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筛查344例,其中阳性45例,阳性率13%。结论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小儿骨科病人中的应用范围广泛、简便安全,可用于特异性疾病的检查
目的:采用神经根移位,同时修复脊髓损伤后大鼠肛管直肠的运动和感觉神经支配功能,为进一步研究排便中枢重塑奠定基础.方法:实验选取成年雌性SD大鼠(200-250g)45只,随机分为3组.A组(实验组)大鼠行双侧L5与S1神经根(感觉和运动神经根)吻合,并于L5与L6之间横断脊髓;B组(对照组)大鼠只进行L5与L6之间脊髓横断;C组(空白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术后3月,分别采用电极刺激L5神经根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