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颈椎前路手术方式对单间隙颈椎病术后颈椎高度和弧度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xiao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不同术式对单间隙颈椎病患病前后颈椎生理高度和生理弧度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西安市红会医院脊柱外科于3年内收治确诊为单间隙颈椎病患者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钛网组(A组) 31例,Cage组(B组) 13例,椎间盘置换组(C组)6例,分别予椎体次全切、钛网笼植骨钢板内固定;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器Cage置入钢板内固定;3种不同的术式治疗并获得随访。
其他文献
目的 提高设备运行完好率 方法 数字化影像设备的质量控制与多种因素有关,涉及设备性能、安装调试和使用管理等多个环节.我们分别采取购前质控、安装质控和使用质控等多环节进行质量管理.1购前质控成立设备购进论证小组,科主任担任组长,成员由放射科技术骨干、设备科技术骨干以及相关临床科室主任组成.
目的 讨论静息状态下淋巴瘤患者脑葡萄糖代谢改变特点。方法 回顾性收集102例未经治疗的淋巴瘤患者头部18F-FDG PET/CT图像资料。其中霍奇金淋巴瘤1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87例,所有患者均经活检或骨髓穿刺证实。选77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统计参数地形图软件分析102例淋巴瘤患者PET脑代谢改变。
Purpose To prospectively assess the stage accuracy of high-resolution 3.0-T MR scanner for depicting the depth of esophageal wall invasion in vivo by corresponding to ex vivo MR imaging-matched certai
目的 探究7.0T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大鼠脑创伤后AQP4-RNAi治疗创伤半暗带脑组织的改变.方法 120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A)、创伤组(B)、安慰剂治疗组(C)以及干扰剂治疗组(D),每组30只;每组内按创伤后不同时间(1h,6h,12h)分为3个亚组.参照Feeney氏法建立中度脑创伤模型,分别于上述相应时间点行7.0T多模态磁共振加权成像、磁敏感加权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疗效评价的作用.方法 收集广州市中医医院2010年7月至2016年2月共23例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支架置入术,其中男性18例,女性5例,年龄46~89岁,平均年龄71岁,术后先行CTA检查,采用日本东芝多层螺旋CT扫描机,电压120KV,电流采用自动管电流,层厚2mm,重建间隔2mm,螺距为1:1.
目的: 报道踝关节外侧不稳定解剖学重建的临床手术方法、效果以及应用体会,并为上述手术的微创实施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本研究包括25例患者.我们进行同种自体或异体肌腱移植同时重建ATFL和CFL.
目的 将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脊髓前方致压物分型为软性致压物和骨性致压物,根据致压物大小分为轻型(MRI上致压物与椎管比率<50%)、重型(MRI上致压物与椎管比率≥50%),观察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后软性致压物与骨性致压物、轻型与重型患者的疗效差异,确定将脊髓前方致压物分型的意义。
目的: 随着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的不断发生,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越来越多,为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护理质量,我们将程序教学法应用到常规临床护理措施中,探讨该方法对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
目的:评估下经皮药物介入结合康复一体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于2013年5月至2016年2月,对1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药物介入结合康复一体化治疗。药物由复方倍他米松、生理盐水等组成,康复综合治疗包括牵引、推拿、针灸、经皮神经电刺激和磁振热疗法。
目的:观察C4-5、C5-6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TDR)和ACDF的临床疗效,探讨两种术式对邻近关节突退变影响。方法:西安市红会医院脊柱外科双节段手术病例45例,按手术方式及随访时间分为3组:TDR组5例、短期ACDF组25例,随访12月;中期ACDF组15例,随访3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