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脑感觉门控理论对电针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机理研究

来源 :2015中国针灸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huai88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PSPD)的机理.从大脑感觉门控功能入手,初步探讨大脑感觉门控功能在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中的发病机制,进而探讨电针治疗PSPD的机理,明确电针治疗PSPD的有效性.方法:1.以30例PSPD患者以及30例正常受试者为研究对象,检查其感觉门控电位P50、痛觉相关电位(PREP),并进行分析比较,观察PSPD患者与正常受试者P50及PREP的差异.2.以30例PSPD患者以及30例正常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对30例PSPD患者组进行15次电针治疗,在电针治疗前后行P50及PREP检查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定,并进行比较,观察电针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与正常受试者相比P50及PREP的差异.结果:1.PSPD患者P50抑制异常百分率均高于正常组(P <0.05),与正常受试者相比,PSPD患者S1-P50波幅无明显改变(P>0.05),S2-P50波幅增高,S1-S2值(即S1-P50与S2-P50波幅差)降低,S2/S1(P50抑制)值增高(P<0.05-0.001);PSPD患者PREP各成分波(除P6波外)潜伏期均显著提前(P<0.05-0.01).2.PSPD患者VAS评分与S2-P50波幅、S2/S1值成正相关,与S1-S2值成负相关(均P<0.05),而与S1-P50波幅无线性相关关系(P>0.05);PERP各成分波潜伏期与S2/S1成负相关,与S1-P50波幅及S1-S2成正相关(均P<0.05),与S2-P50波幅无直线相关关系(均P>0.05).3.与电针治疗前比较,PSPD患者治疗后S2-P50波幅、S2/S1值、P50抑制异常百分率均显著降低(P<0.05-0.005),S1-P50波幅无明显改变,S1-S2值有增高趋势,但增高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REP各异常成分波潜伏期均显著延后(P<0.05-0.01);VAS评分显著降低.4.PSPD患者经电针治疗后,感觉门控P50以及PREP各成分波与正常受试者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1.PSPD患者痛觉信息的传递速度加快.PREP可反映PSPD患者大脑对痛觉刺激信息的心理反应及痛觉信息处理过程,因此可能应用于疼痛症状程度的评估.2.PSPD患者门控缺损程度与疼痛症状显著相关,感觉门控缺损可能是PSPD精神病学发病机制.3.电针可能通过神经可塑效应调节大脑信息处理过程,改善PSPD患者感觉门控功能,进而改善认知过程及疼痛症状.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应用手背星型推进皮瓣重建指蹼在先天性并指畸形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2 例先天性并指畸形的患儿,在并指根部掌指关节背侧设计四角星形状的皮瓣,并连的手指间采用锯齿状皮瓣分离。星型皮瓣保留一定筋膜蒂向远端推进覆盖指蹼,侧方两三角形皮瓣覆盖并指分离后的指根部创面,其余创面减脂后缝合。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nterolateral(AL)osteo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lateral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merged with relatively simple and intact posterolateral(PL)corner d
目的 陈旧性桡骨头脱位是常见的肘部创伤后遗症之一,本文探讨采用阔筋膜移植重建韧带、恢复关节功能的临床方法.方法 从1994 年~2005 年共收治例陈旧性桡骨头脱位病23 例,男性17 例,女性6 例,年龄5~19 岁,平均11 岁;病程3个月~7 年,平均2.7 年;9 例合并桡神经损伤;生活伤15 例,车祸伤2 例,还有6 例没有明确外伤史而以肘外侧包块为主诉求治而确诊;有明确外伤史的病例中孟
目的 探讨带线锚钉在手部肌腱止点与韧带损伤修复与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 年至2008年间收治的16 例手部肌腱止点与韧带损伤的病例,都接受肌腱止点与韧带修复或重建。其中伸肌腱中央束止点修复或重建4 例;伸肌腱末节止点修复或重建7 例;屈肌腱止点修复或重建2 例;腕部韧带修复或重建3 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6 周~6 月随访,平均8 周,仅1 例伸肌腱止点修复病例术后出
目的 桡骨头骨折在肘关节创伤中十分常见,且严重影响关节功能。在何种情况下进行外科手术以及采用哪种外科干预方式,其选择仍不确定并具争议。系统评价成人桡骨头骨折的外科治疗的疗效对临床决策十分必要。方法 检索了Cochrane Bone,Joint and Muscle Trauma Group Specialised Register、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
Background Open injuries of the Achilles tendon,which can be complicated by skin and bone injuries,continue to be a great challenge for surgeons.This study aims to report our experience with treatment
会议
目的:以荷瘤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针灸干预后荷瘤小鼠骨髓细胞DNA切除修复蛋白DNA聚合酶β(POLβ)的表达、蛋白量以及mRNA转录的影响及荷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动态变化,探讨针灸改善荷瘤小鼠骨髓抑制,提升白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临床针灸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由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郑州大学医学院)提供清洁级、雄性昆明种(KM)小鼠240只(批号:s
目的:揭示电针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中枢作用机制,为针灸治疗的脑卒中偏瘫的有效性,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为是脑卒中偏瘫康复方案.方法:以脑卒中恢复期的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康复训练基础之上,对志愿者采用电针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时进行功能磁共振(BOLD-fMRI)、DTI检查,记录患者运动功能区脑功能状况,并记录相关参数,同时评定患者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
会议
目的:对比研究针刺和推拿对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发病3个月以内的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针刺组和推拿组,每组各30例.针刺组给予患侧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及腰阳关穴位毫针刺治疗,推拿组予以推拿手法治疗(先腰部(滚)法、揉法、点按法、拍法,后仰卧摇腰、双侧卧斜扳,最后施以背法),每周3次,10次一疗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目的:通过分析针刺痛经患者三阴交穴试验数据,了解得气对针刺痛经患者三阴交穴即刻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以73例女大学生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于两个月经周期的痛经第一天针刺双侧三阴交穴进行治疗.进针后,行均匀提插捻转至得气.采用量表记录受试者针感情况,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量表记录针刺前后腹痛VAS值.本研究提取73例痛经患者的基线数据、针刺治疗过程中记录的受试者针感情况和针刺治疗前后的腹部VAS值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