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同步辐射的软X光谱学在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第17届全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暨新型能源材料与技术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wang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电极材料的电子结构是决定锂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如何准确测量及调控材料的电子结构已成为锂电池研究领域重要的学科方向之一.软X射线光谱学对于研究材料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具有独特优势.利用先进同步辐射光源广谱、高亮度、高分辨率等优势,可以选择性地激发材料中处于特定初始能级的电子.
其他文献
我国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已十分严重,重要江河湖库的污染率大于80.0%,重金属污染治理刻不容缓.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是治理重金属离子工业废水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吸附重金属离子后树脂的后续处理是目前离子交换法应用的难点.针对这个难题,我们实验室提出如图1所示的方案,可同时实现高效净化含铬、钼、钨等重金属离子工业废水、富集回收重金属和树脂废料资源化回收制备超级电容用高性能多孔炭电极材料.
会议
[引言]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力发展以太阳能、风力和海洋能发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是人类解决所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重大课题的必然之路.大规模高效储能装置是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所固有的不连续和不稳定性等缺点,推动新能源产业革命的关键.
会议
[引言]由于自身结构的限制,锂离子电池商品化正极材料的比容量难以大幅提升,多数正极材料的比容量均处在200 mAh/g以下.钒是一种多变价元素,钒氧化物由于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300 mAh/g),因此具备成为商品化正极材料的潜在可能.
会议
[引言]橄榄石型磷酸铁锂(LiFePO4)的固有结构决定了其优良的循环性能,同样也是其导电性差的根本原因,借助表面包覆导电碳材料已成为最为有效和实用的改善途径,但随着材料对高倍率充放电流传导能力的增强,强电流对碳包覆层的破坏会对材料在高倍率下的循环保持率造成不利的的影响.
会议
能源是本世纪面临人类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不可再生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及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的改变使人们对新型高效能源存储及转换装置的迫切需要史无前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和锂离子电池(LIBs)作为极具前景的能源系统被寄予厚望,而快离子导体作为电解质对这两个看似十分迥异的系统一样至关重要.
会议
[引言]由于有机液体电解质易漏液,存在突出的电池爆炸等安全隐患问题,研究和开发安全性高、工作温度范围广和易于微型化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对于锂电池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于无机固态电解质而言,Garnet锂离子电解质具有对熔融金属锂稳定和高的电化学稳定性(>6Vvs.Li/Li+)的显著优势.
会议
[引言]锂离子电池由于其积小,容量大,电压稳定,可以循环使用,安全性强,这是最快的,减少污染,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但是,锂离子电池的隔膜一直是限制其发展的瓶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出现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隔膜漏液等安全问题.
会议
锂二次电池具有输出功率大、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循环性能优越、无环境污染等优点,成为目前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可充电电源的首选对象,也被认为是最具竞争力的车用动力电池.传统锂电池采用可燃液态有机物作为电解质,给安全带来了隐患.大功率锂二次电池对安全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会议
[引言]聚合物电解质膜是燃料电池、氯碱电解制备、电解水制氢等重要技术中的关键材料.提高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电导率对于提高相关电池的功率输出、降低相关电解过程的能耗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探索了利用外电场使聚合物电解质膜发生结构定向,从而提高其电导率的新方法(见图1).
会议
[引言]本文以制备铁电薄膜材料的研究实例,介绍了利用化学溶液分解法(Chemical Solution Decomposition, CSD)[1] 与 组合化 学(combinatorial chemistry, CC)[2]结合,进行铁电功能陶瓷薄膜材料的新制备工艺的研究.实验证明,CSD-CC组合方法与传统的So-Gel法相比,用少量的前驱体原液可设计配备任意配比的化学溶液前驱体,方法可行,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