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剂对中间包涂料性能的影响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耐火材料青年学术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g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加入不同种类的外加剂对中间包涂料使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外加剂的变化,对中间包涂料的使用性能(涂抹、烘烤、线变化率、体积密度、耐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等)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使用正确的外加剂将明显改善中间包涂料的使用性能.
其他文献
2008年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开始批量生产刚玉-莫来石窑具,其产品高温棚板投入市场使用后,广泛受到用户好评。由于棚板属于功能性耐火材料,对内部显微结构、玻璃相含量、表面平整度等要求极高,因而其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对材料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介绍了高温刚玉-莫来石棚板的生产技术与应用,重点阐述了该棚板在高温承重下的抗弯曲蠕变性能。
研究了刚玉质低水泥浇注料在不同温度下基质的演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加入α-Al2O3微粉的刚玉质低水泥浇注料,经110℃×24h烘烤后,水泥的水化物成为浇注料强度的主要来源;经1100℃×3h处理后,由于水泥的水化物(如C3AH6和AH3)脱水转化为CaO,C12A7和无定形Al2O3,而且烧结没有开始,导致浇注料的显气孔率增加,体积密度和强度下降;经1 500℃×3 h处理后,由于CA6的大量生
以刚玉细粉-铝酸钙水泥-硅微粉和刚玉细粉-α-Al2O3微粉-Al2O3/SiO2凝胶粉两类典型刚玉质浇注料基质浆体为对象,研究了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和聚乙二醇三类分散剂对两类浇注料基质浆体流变特性的影响.测定了两种基质在不同剪切速率(Ds)下的剪切应力(τ),并计算出相对应的黏度(η),绘制出料浆的τ- Ds和η- Ds曲线,以此表征料浆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在刚玉细粉、铝酸钙水泥和硅微粉系统
以沥青为原料,分别以硝酸镍和硝酸钴为催化剂,采用催化裂解(CVD)法,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原位生成了碳纳米管(CNTs).采用XRD和SEM对所得碳纳米管进行表征,考察其石墨化程度及形貌,探讨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和比率对碳纳米管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工艺条件下,沥青炭化可以原位生成碳纳米管,其石墨化程度较高,直径为50~90 nm.
采用三聚磷酸(STPP)、六偏磷酸钠(SHMP)和FS-20等3种分散剂对不同规格和品质的硅微粉悬浮液进行了分散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pH值对硅微粉Zeta电位有较大影响;3种分散剂对不同规格硅微粉悬浮液均有很好的分散效果.在各自合适的加入量下,能显著地降低不同硅微粉悬浮液的Zeta电位和黏度值,达到了分散效果.
鉴于凝胶注模成型技术的优越性,引入丙烯酰胺体系凝胶作为不定形耐火材料的一种新型结合剂.通过温度、引发剂和微粉含量的分析,研究了凝胶结合剂对矾土基浇注料工艺过程的影响.在最优的条件下,制得抗折强度达到7.1 MPa的生坯料,材料的高温性能、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均良好。
引入洁净钢的概念,从化学及机械角度阐述了钢包耐火材料侵蚀机理,探讨了符合理论要求的特定材质耐火材料侵蚀后产生夹杂物的特征.根据钢种对夹杂物的要求,选择合理的耐火材料,保证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不对产品的生产性能或使用性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以提高钢水的洁净度.
以莫来石M40、红柱石和石英为原料,固定骨料和基质质量分数分别为65%和35%,采用水泥和纸浆废液作结合剂.成型试样经烘干后,分别于1500℃和1450℃下保温3h煅烧,测定烧后试样的显气孔率、体积密度、耐压强度、抗折强度、荷重软化温度、抗热震性和抗高温蠕变性,并用SEM观察烧后试样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加入红柱石的浇注料预制砖内部有较大的闭口气孔,热震时易在闭口气孔至试样边缘形成贯通宏现裂纹,导
以废镁碳砖为主要原料,添加少量电熔镁砂、烧结镁砂和鳞片石墨,采用热固性酚醛树脂作结合剂,制备了精炼钢包用再生MgO-C砖,并分析了试样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耐压强度、抗氧化性能和抗渣性能.结果表明,添加适量镁砂和石墨作为基质,采用220~240 MPa成型压力,可制得性能满足MT14A要求的再生MgO-C砖.
将宝钢用后钢包工作层废弃刚玉尖晶石浇注料制成的规格料代替部分高铝矾土来制备钢包永久层浇注料.制成的产品性能完全达到或超过宝钢采购标准.使回收的废弃刚玉尖晶石浇注料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节约大量的矿物资源且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