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Ti/Al2O3对Deacon反应及零价汞的转化作用

来源 :第十八届中国大气环境科学与技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b798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燃煤烟气所带来的污染已经众所周知,其中烟气中所含的重金属汞会随着烟气的排放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造成对环境的污染.烟气中最难去除、且极易在大气中沉积的形态主要是零价汞Hg0.目前的研究表明,在利用HCl 等作为氧化剂前驱体的情况下,对燃煤烟气汞的转化效率影响最大的主要是氧化剂的形态和含量,即HCl 转化成活性氯[Cl]或Cl2的效率,对零价汞的转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然而,目前大部分的研究结果,包括课题组以往的研究结果都显示:HCl 到Cl2 的转化率在20%左右,导致大部分氧化剂流失和成本的增加,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零价汞到二价汞的转化.为此,课题以陶瓷膜为基体,负载了Ru 和Ti,形成Ru/Ti/Al2O3 催化体,首先开展了对HCl 的Deacon 反应的转化研究,然后利用该结果对模拟烟气中的零价汞进行了转化研究.结果分别接见图1 和图2 所示.
其他文献
伴随中国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空气污染特别是大气灰霾污染日趋严重.同时,我国城市空气污染具有多样化和区域化的特征,大多呈现复合污染之势,大气气溶胶化学组成异常复杂.一次气溶胶和二次气溶胶,有机气溶胶和无机气溶胶相互共生、作用使得气溶胶特别是有机气溶胶的研究和检测面临巨大的挑战.我国目前有关大气灰霾气溶胶化学组分包括无机组分(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和氯化物) 和有机组分的长期连续观测数据极度匮乏,这
涡动相关技术是通量观测的直接方法,这一方法理论上不需要任何经验参数和假设,因此在陆气间能量与物质交换的观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海上环境复杂以及船体晃动等许多具体条件的制约,船载涡动相关技术在海面大气湍流特征及海气通量观测中的应用仍存在诸多困难.其中,如何校正船体晃动对脉动资料的影响,还原真实的原始时间序列,从而认识海洋大气边界层的湍流特征和海气间能量与物质的交换机制,仍是船载观测系统推广应用的
大气氙取样器用吸附法富集大气中的氙,是大气放射性核素监测的重要设备之一.放射性核素监测技术是《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规定的四种核查关键技术之一.核活动产生和释放的特征放射性核素在CTBT 核查中对可疑事件的定性识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针对这些核素的取样分析技术一直是放射性核素监测技术研究的重点.1996 年CTBT签署以后,PTS(CTBT 临时技术秘书处)开始建立了包括40 个惰性气体监
直射太阳光差分吸收光谱技术(DS-DOAS)近年来成功的应用于大气痕量气体的整层垂直柱浓度(VCD)的测量.DS-DOAS技术具备光学遥测方法的非接触式、自动在线实时监测的优点.以DOAS理论为核心,可同时反演多种痕量气体的垂直柱浓度.同时该方法具有光通量大、时间分辨率高、大气质量因子的计算简单而准确等优势.而且对于平流层和对流层的痕量气体的吸收同样敏感,可遥测高空的污染物输送,并可用于卫星结果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大气环境呈现出区域性、复合性污染特征,非常需要及时掌握污染排放及其时空分布信息,以分析空气污染的形成机制和污染物的动态时空演化过程.车载被动差分吸收光谱(DOAS)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监测技术,其在污染排放以及污染物时空分布监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易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温室气体、多环芳烃(PAHs)等空气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系统和人类健康具有严重的影响,对它们进行实时在线连续监测、控制其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空气污染物监测方法有GC-MS、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遥感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差分吸收光谱技术(DOAS)、非分散红外光谱法
室内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是人们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以TiO2 为催化剂,采用光催化法降解VOCs 是有很好应用潜力的室内污染治理技术.但实际应用时空气净化器的运行空速较大,VOCs 分子与TiO2 表面的接触时间短,使得催化净化效率不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光催化技术在室内空气净化中的应用.因此,需要开发高效的TiO2 催化剂,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2011年,国务院已正式批复《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并成为第一个获批的“十二五”规划.大气重金属的主要污染源来自工业生产、燃煤排放、金属冶炼、火力发电等产生的大量含重金属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大气中的重金属不仅可以通过呼吸作用进入人体,还会通过自然沉降和雨水淋溶作用进入土壤和水体,进而进入到植物体内,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选取2010 年9 月19 日15 时天山南麓阿克苏乌什县(area 2)和柯坪县(area 3)区域内发生暴雨过程,利用Cloudsat 卫星恰好过境瞬时资料,考察了本次过程暴雨云的类型,云中水凝物(冰水含量(IWC)、冰粒子有效半径(IER)和冰粒子数浓度(INC))随云层高度的垂直变化特征,以及不同水凝物在各高度层的配比,分析暴雨云的发展演变状态,并结合地面小时降水资料探究了云中水凝物含量与
大气颗粒物已成为我国首要大气污染物.大气颗粒物对环境、气候和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而备受关注.大气颗粒物表征的研究能够为了解其来源、治理其污染、评价其健康风险等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步辐射极其相关技术具有检测限低、精度高、不破坏样品等优点成为颗粒物分析的最有效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