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tail探针药物法评价丹参注射液和心可舒片对家兔CYP450酶5种亚型的作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2015年全国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24494702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考察丹参注射液和心可舒片对家兔CYP酶5种亚型CYP1A2、CYP2C9、CYP2C 19、CYP2D6和CYP3A4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16只雄性家兔同时空腹给予混合探针药咖啡因、甲苯磺丁脲、奥美拉唑、右美沙芬和咪达唑仑,采用LC-MS/MS方法检测特定时间点的探针药物代谢率(代谢产物浓度与探针原型药物浓度的比值).家兔随机分为丹参注射液组和心可舒片组,设计为自身对照试验,分3个周期,按顺序分别给药丹参低剂量组(0.5 mL/kg)、中剂量组(1 mL/kg)、高剂量组(2mL/kg)和心可舒低剂量组(90mg/kg)、中剂量组(180 mg/kg)和高剂量组(360mg/kg).每个周期经7d洗净期后,连续给药7d,第15d再给予探针药物后测代谢率.采用ANOVA方差分析比较各剂量组家兔和用药前探针药物的代谢率的变化.结果 与用药前相比,各剂量组的混合探针药物代谢率均有下降趋势.
其他文献
目的 为了指导化疗药物临床应用的个体化,本文将对氟尿嘧啶类药物代谢基因检测的必要性及剂量选择的合理性做系统分析.方法 检索CNKI和PubMed等数据库以及查看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PharmGKB等官方网站,对其有关氟尿嘧啶类药物基因检测及合理应用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
会议
目的 以S-美芬妥英为探针药,体外分析24种汉族人群CYP2C19新变异体的酶学活性.方法 以野生型CYP2C19 cDNA为模板,通过定点诱变方法获得24种CYP2C19新变异体和典型变异体CYP2C19*3的cDNA,利用Bac-to-Bac Baculovirus Expression System试剂盒,获得高表达各型CYP2C19变异体的昆虫微粒体.Western blot法进行CYP2
会议
目的 探讨中国湖北地区汉族健康人群Nm2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rs2302254、rs2318785、rs11868380及rs34214448)与mRNA表达量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例中国湖北地区汉族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液样本,采用实时荧光TaqMan-MGB探针等位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多态性检测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mRNA相对表达量测定.应用非参检验方法评估基因型与mRNA相对表
会议
目的 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控性是评价药物是否为好药的评判标准.但是,传统的药物使用模式是一种基于某一种族、某一地区的统计学意义上的判断.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促进了药物反应种族差异的发现及其机制的阐明,使药物治疗模式由传统的诊断转向个体化的遗传诊断实现基因导向性诊疗模式指导临床个体化药物治疗.
会议
探讨了目前医疗机构药物代谢酶基因检测业务的意义(不同于其他分子诊断,药物代谢酶检测的意义在于促进个体化用药)、问题(目前成本较高,开展还不规范)和机遇(前景广阔而且有合理降低成本的办法),提出了医院低成本开展这项业务的方法.
会议
目的 本文旨在整合近年来关于布洛芬在儿童体内相关的文献,结合布洛芬的三种给药方式,对布洛芬在儿童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概述.布洛芬具有抗炎、解热镇痛等疗效,不良反应小,使用安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在儿童中,口服布洛芬还可以用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布洛芬的疗效与它抗炎、镇痛和退热相关,同时负反应也与此相关.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布洛芬在儿童体内代谢情况的相关文章,对其作一综述.
会议
Stevens-Johnson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是一种皮肤和黏膜的急性炎症性水疱反应,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是比其更严重的皮肤和黏膜疾病,SJS有时候可以进展为TEN.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SJS和TEN的免疫机制,了解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
会议
遗传药理学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也是当前转化医学的临床发展方向之一,对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有积极意义.儿童属特殊群体,除本体的生理特点外还有其他复杂性的因素影响其对药物的反应,这对遗传药理学提出了新的课题.一直以来,儿科处方主要依据临床经验及成人剂量的体重或体表面积折算.儿童不是小大人,长期累积的儿童用药经验表明,很难仅根据儿科患者的年龄实现合理用药.
会议
目的 当前已有较多关于华法林剂量预测的模型.本研究目的是在抗凝治疗起始和稳定阶段,验证所选模型在心脏瓣膜术后患者中的表现.方法 通过PubMed选择了10个模型.研究在193名患者中进行.通过计算预测剂量的误差落在实际剂量20%范围内的比例(准确率)以及绝对平均误差(MAE),进行验证.
会议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法对奥硝唑注射液静脉注射给药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奥硝唑注射剂临床合理应用和上市后再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CNKI、VIP、CMCI、Sinomed、万方数据库以及外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OvidSP从建库至2014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有关奥硝唑注射液不良反应临床研究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提取资料,采用RevMa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