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土地利用技术系统集成框架初析

来源 :中国土地科学编辑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ssi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以皖江城市带为实证对象,从方法论的视角构建具有一定普适意义的承接产业转移的土地利用技术研发框架,主要有区域产业发展土地承载力评价技术、区域产业发展土地适宜性分析技术、区域产业发展存量潜力调控技术、不同自然条件土地整治技术、区域发展土地空间规划技术、区域产业发展建设用地动态监管技术,并基于该框架提出系统集成路径和方法,为新型城镇化产业升级和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土地的合理保障、高效利用和有效监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通过对城市建成区、新成区、待开发区以及农村四个不同区域的对比分析,研究各区域建筑用地扩展强度及方向,以及由此引起的主要土地利用冲突.研究方法:RS和GIS技术、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990-2010年间,研究区城镇建设用地总面积从14307hm2增加到35204hm2,扩大了2.46倍.建成区建设用地趋于饱和,扩展趋于缓慢;新城区在城乡转型前后城镇建设相对扩展率变化较大;农村区域的城镇
研究目的:在建立较科学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QFD理论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效益进行评价.研究方法:QFD质量功能展开,熵法,德菲尔法,模糊评价法.研究结果:按照QFD理论框架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各效益进行了评价,实现了QFD理论在土地利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结论:经评价,郑州市的土地利用规划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综合效益都有所提高,生态效益有所下降.
研究目的:"迁村并点与城镇化综合整治模式",和"旧村改造与新社区建设综合整治模式"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本文对湖北省两类农村居民点宅基地整治的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方法:以湖北钟祥市彭墩村和武汉市怡山湾200户农户为例,进行实证调查,从区位特征、整治目标、整治内容、驱动机制、补偿机制、生活成本等角度对两种模式分别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迁村并点与城镇
研究目的:构建城乡结合部规划建设优化模式,探讨土地利用与规划建设协同的政策导向,为城乡结合部健康发展提供规划建设模式基础与土地利用机制设计的路径选择.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研判城乡结合部发展阶段;实证研究法解析现实问题,总结现有规划建设模式;效能评价法进行规划建设模式评析.研究结果:提出城乡结合部规划建设的土地收储、村企合作、自主改造与全征全转等4类优化模式框架,以及相应土地利用与规划建设协同的政策
研究目的:对城市土地空间规划的理论解构与山地城市土地空间规划特殊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以共生理论为指导,对山地城市土地空间规划理念进行重构,对其共生要素体系进行设计,以期为山地城市土地空间的科学高效利用提供新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总结了4类土地空间规划共生要素:土地利用共生单元、土地利用共生模式、土地利用共生环境和土地利用共生系统,提炼出3种土地空间共生原理:土地空间
研究目的:本文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思想构建指标体系,对大方县各乡镇土地利用功能进行分区,并根据各乡镇的空间集聚结果对各区域的土地利用模式进行优化.研究方法:样本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大方县34个乡镇被聚为3类,对应的差别化土地利用优化模式为:县城重点开发区应大力发展产业用地的同时兼顾生态建设;城镇化潜力区应在修复生态系统的前提下,有选择的优先进行特色工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区应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
文章通过对太湖县城镇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的研究,以寻求实现城镇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相应对策.在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太湖县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中存在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耕地占用现象普遍,且地力下降,城镇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呈现“摊大饼”式扩张,忽视立体利用,老区改造滞后,低效闲置土地面积较多,乡镇企业占用土地较多,土地污染现象严重,因此应正确处理城镇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形成机理,测度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研究方法:变异系数法和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形成原因为土地资源空间依赖性和禀赋空间异质性,实际上也是由土地资源属性异质造成的;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内涵应包括土地资源数量、质量、时间、空间、结构、组合、区位等属性的异质;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区位、组合等空间异质性指标权重分别为0.237、0.180、0.
研究目的: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研判土地规划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可拓工程法.研究结果:选择浙江省舟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结果较为直观明确地反映了舟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水平,在采取了必要的降低和消除环境影响措施后规划是可行的.研究结论:本文建立了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可拓工程模型,能够全面地衡量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状态.这表
研究目的:绿洲城市土地利用景观是城市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新疆城市是绿洲城市典型代表,其土地利用景观演变过程有其独特的规律性.研究方法:将1995-2010年新疆18个绿洲城市作为研究序列和研究对象,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指标、均匀性指标、优势性指标,分布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的多元度、复杂度、稳定度、垄断度;并从21个影响土地利用景观演变的因素中,通过统计相关性筛选出4个主导因素.研究结果:15a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