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纹理特征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危险性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nc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乳腺密度增高,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大,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的纹理特征和乳腺密度相关.本研究提取数字化乳腺片的多项纹理参数,分析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危险性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5年我院手术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纳入标准:病理证实,有手术1~3年前在我院筛查的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图像资料,当时乳腺X线检查未显示病变,共32例符合,调取1~3年前筛查的乳腺X线片分析.按照年龄、乳腺X线分型匹配32例正常数字化乳腺X线片对照,纳入标准:至少有两次我院乳腺X线检查图像,间隔1年以上,最近一次的X线及乳腺超声均提示无肿瘤性病变,以首次检查的乳腺X线片作为对照.提取乳腺X线片灰度直方图、灰度共生矩阵及游程长度共35项纹理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与对照组的纹理参数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ROC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的诊断效果. 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与对照组筛查的数字化X线片有8项纹理参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其中6项为独立预测因子,纳入该6个变量建立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的危险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83. 结论:基于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提取纹理参数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在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的危险性有较高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目的:在日常工作中发现1到6岁的儿童肘关节常规侧位摄片非常不配合,造成图像质量差,通过肘关节外旋侧位替代常规侧位摄片,减少学龄前儿童肘关节固定困难造成的体位不正,运动伪影的发生率.方法:1.设备为柯达7500,摄影参数为50KV,3.2MAS,图像为一周岁到六周岁肘关节侧位.2.选取2016-4-25至2016-5-25采用外旋侧位摄片的图像125例为实验组.同时选取2016-3-25至201
Objective: To analyze aortic floating thrombus (AFT) CT angiography (CTA) findings for a definitive, timely diagnosis and consider management options to improve prognosis. Method: We retrospectively a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乳腺钙化灶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及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的检出率,分析两种影像检查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评价DBT对不同病理类型乳腺钙化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 选择有乳腺钙化病灶的患者100例,分别采用FFDM(FFDM组)、DBT(DBT组)进行摄片,以乳腺病灶的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采用统计学方法评价FFDM与DBT对乳腺不同病理类型钙化病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目的 分析儿童骨化性肌炎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CT、MRI诊断为骨化性肌炎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总结其影像特征,MRI扫描为增强检查。结果 患儿左肩胛冈后方不规则肿物影,肿物在常规自旋回波T1WI表现为等或略低信号,T2WI为稍高或稍低信号,周围软组织增厚,肌间隙见液性信号影呈浸润改变,同侧腋下见数枚淋巴结,增强后肿物明显强化,信号不均匀,结合CT病变内见多发大小不
目的:探讨胎儿颅内出血MRI诊断价值.对象与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4月-2016年6月经胎儿颅脑MRI检查诊断颅内出血18例病例资料,孕妇年龄20~37岁,孕龄22+2~38周(其中<25周3例,≥25周15例).采用Philips1.5T双梯度超导磁共振仪,选用大视野相控阵体部线圈,扫描序列包括T2WI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B_FFE)序列,T1WI
病例 男,59岁,右侧上腹疼痛10天为主诉入院.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上腹疼痛,钝痛可忍受,无放散性.无头晕头迷,无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CT表现:右侧肾上腺区可见类圆形团块影,大小约12.5×11.2cm,平扫呈不均匀低密度,平扫CT值约49-76HU,内见散在斑点状高密度影,增强扫描病灶呈轻度不均匀分隔状强化.病变下方可见多个相似密度小结节影.病灶与周围界限较清晰,周围可见多发索条
目的:通过对髌股关节进行30°,60°,90°一系列轴位动态摄片,对屈膝过程中髌骨轨迹进行研究,从而对患者因为髌骨动态不稳定而导致的膝关节疼痛做出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对我院在2014年~2016年收治的临床诊断怀疑髌骨轨迹异常的患者20例,共40膝,进行俯卧位双侧髌骨轴位30°,60°,90°摄影,且此20例患者在进行髌骨轴位动态摄影的同时也对患侧膝关节进行了MRI检查,以此为原材料进行数据统计
目的:探讨64排128层CT在颅脑CTA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诊治的1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64排CT进行检查. 结果:本组130例患者共发现动脉瘤133个,其中单发瘤127个,另外3例患者均有2 个动脉瘤,瘤体大小:3.0 mm~75.5 mm,平均27.2 mm,与术中检查结果一致,64 排128层螺旋CTA诊断符合率为100.0%.
目的:应用mDIXON-Quant技术定量测量肌肉脂肪含量,研究冈上肌脂肪浸润、肌萎缩及冈上肌腱损伤程度间的关系. 方法:收集肩关节疼痛不适患者,无外伤史,无其它相关全身及骨肌系统疾病.行肩部常规MR平扫及mDIXON-Quant检查.采用 3.0T MR,常规肩关节平扫包括斜矢状面T1WI、T2抑脂序列;冠状面T1WI、T2抑脂序列、PDWI;横断面T2抑脂序列;mDIXON-Quant扫描采用
目的 使用MR定量磁敏感图(QSM),探索T2DM认知障碍患者是否存在异常脑铁沉积,观察异常脑铁沉积是否和认知损害相关. 方法 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匹配的30名健康对照组、30名T2DM不伴MCI患者和30名T2DM伴MCI患者,利用3.0 T MR成像系统分别行常规MR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扫描,使用相位伪影消障工具(SMART)后处理软件对SWI图像未滤波相位图和幅度图进行处理得到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