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北衙红色粘土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来源 :第四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duoyi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地分析了北衙金多金属矿区红色粘土型金矿各种类型的地质背景和特征。矿区的红色粘土型金矿从上到下可以分为表土层、钙砾层,含砂,砾粘土层和基岩层。根据产出特征将北衙矿区的红色粘土型金矿分为快速堆积的残破积红色粘土型金矿和缓慢沉积的河湖相红色粘土型金矿。
其他文献
对桂林市进行了连续一年的降雨监测和一次降雨面状监测研究.共采集雨水样74件,测定pH值、电导率、汞和10种阴阳离子含量.结果表明,桂林市属典型酸雨区,pH值月平均值范围为3.84~5.38,雨水酸雨频率为81%,酸雨强度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雨水汞含量月平均值与雨水酸度、电导率值呈正相关.雨水汞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北低南高、市区高周边低、沿交通干线最高的基本规律。Hg与SO2-、F-属同一因子
对粤北某矿下游河流底泥中重金属Cu,Fe,Mn,Zn的赋存形式进行调查,采用Tessier和BCR顺序提取法对底泥进行形态分析,探讨底泥中4种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及潜在危害.结果表明:研究区底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Cu,Fe,Zn污染,两种提取法显示底泥中重金属均以残渣态为主,Cu和Zn存在较为严重的潜在危害,Mn总量不高,但生物有效性明显.BCR提取法各形态分布更为均匀,能更好反映出元素的形态分布特征,
湘江流域的重金属污染问题非常严重,2011年3月,国务院首次批准关于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本研究选取湘江入湖河段的湾河、湘阴和屈原农场3个采样点作为研究区域。运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选择Y与Nb为参照元素,用比率散点图分析重金属来源。结果显示:3个采样点中Cd,Pb,Zn,Sc,Bi,Cr,Cu,Mn,Mo和V等重金属元素以人为源为主;Ba,U,Co,Ni,Th,S
总结了土壤典型污染源的铅同位素特征、土壤重金属元素形态对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影响、污染来源分析3个方面,对铅同位素示踪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来源解析中的应用进展做出了论述,为铅同位素在土壤环境来源解析与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一些科学参考。
为研究粤西某硫铁矿尾矿库纳污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采用ICP-AES对该区6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并对它们进行元素的相关性分析、与广东省和中国A层土壤背景值的比较以及形态分析.结果表明:Cr未超过广东省和中国土壤背景值,而Mn,Ni,Cu,Pb和V均呈现不同的超标程度.Cu与Cr,Ni,V呈显著正相关,与Pb显著负相关;Ni与Cr,Cu,V显著正相关;Pb与Mn显著正相关,与V,Cu显著负相关
对辽宁省鞍山南部地区的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和研究表明,调查区土壤状况良好,氮、磷、钾、有机质和其它植物必须元素大都处于丰富水平.根据土壤中元素含量特征,将调查区进行了分区和评价.土壤环境质量除汞含量(平均0.25mg/kg)外,各污染指标没有出现超标现象.对本区特色果品南果梨研究表明,土壤中Fe,Mn,Mg,K,Co元素较高的含量决定了南果梨的独特品质.南果梨生长体系的稀土元素总合量从立地土壤到树冠有
采用水对混凝土的分解性侵蚀鉴定标准对隧道地下水对混凝土的分解性侵蚀的评价,在隧址区取地下水样并对水样进行水简分析,并结合隧道对水泥类型的具体要求和隧道混凝土与围岩的接触关系来做出地下水对混凝土的分解性侵蚀评价。
为了评价陕西省洛南县银洞沟钼矿区的放射性环境以及给钼矿开采提供放射性含量的基础数据,开展地面伽马能谱测量。能谱测量仪器采用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生产的ARD型便携式多道能谱仪。野外测量及室内资料处理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地面伽马能谱测量技术规程》(DZ/T0205-1999)执行。
本文分别以乌江河流及其水库为对象,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模型预测的浮游植物动态变化与实际监测的变化表现出很好地相关性。利用模型进一步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pH值是响应河流浮游植物变化的主要因子;而在水库中,pH值和溶解氧是响应浮游植物动态变化的主要因子。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