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滩区治理开发基本模式探讨

来源 :第二届黄河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H5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提出了“生态型滩区治理开发的基本模式”,即滩区治理开发要充分考虑河流-洪水-生态-工程等不同层次和尺度,仿效自然和保护自然生态型防洪与洪水利用来规划设计滩区治理开发,在水土资源利用与防洪减灾综合目标下,达到人与河流和谐相处.这种滩区治理开发模式即着眼于流域生态系统和农业环境的整体修复或改善,又充分考虑利用洪水并适度接受风险的工程技术.滩区开发模式为:①积水区开发模式;②过水滩区开发模式;③高滩区开发模式.各种开发利用形式:①速生造纸用材林基地建设.②绿色奶业示范带建设.③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④黄河下游旅游整体开发.⑤黄河白鹅经济带.⑥黄河世界农业博览园.
其他文献
黄河生态系统是由黄河水生生物及其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有机体,本文根据黄河流域生态和环境状况,进行了生态分区和河道生态保护目标识别,阐明了黄河河流生态系统的特征.并对重要生态保护目标黄河下游湿地植物演替、鸟类多样性和黄河水资源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当水流挟带大量泥沙时,大量泥沙颗粒(特别是细颗粒)的存在会改变流体的性质、影响水流的流动,使得这种高含沙水流具有许多不同于一般挟沙水流的特点,水力计算的问题,关键在于对流体和流态的分析和判断.本文对浑水管道长距离输送泥沙级配的优化问题,高含沙少流的输沙特性,管道输送的水力计算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并提出了详细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每年,邻近河道的农田、公路和建筑物会由于水流冲刷、河道变迁以及河流的弯曲发展而受到破坏,这种现象发生在河流弯道处,这是因为水流流态和流速在弯道处发生变化而影响到泥沙输送、冲坑形状,以及泥沙淤积.因此,研究弯道处的水流特性对设计标准的选择和桥梁、防冲坝和侧入水口等涉河建筑物位置的选定意义重大.同样地,对于改善河道亦有效用.造成弯道流速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离心力,它足造成水面倾斜的原因.这种现象的产生
黄河幅员辽阔,源远流长.她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玛曲曲果,源头股股清流、涌泉汇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一条蜿蜒小河,沿途接纳了众多小溪支流后注入黄河源区最大的一对“姐妹湖”——扎陵湖和鄂陵湖,之后经过九曲黄河形成干流汹涌东去,最终流入渤海.然而,随着黄河流域环境的变化、气候干旱及国民经济的发展等原因,黄河河源区也出现了断流现象.黄河河源区是黄河主要产流区,源区断流加速了生态环境
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是黄河泥沙,特别是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区,多年平均降水量300~550mm.降水在空间分布上,南多北少,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且历时短、强度大,最大1日暴雨可达100~600mm.常形成尖瘦的高含沙洪水过程.上世纪70年代以来,河龙区间黄土高原开展了大规模水土保持工作,改变了流域下垫面,使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计算面积为749 620 km2,地下水资源量为377.58亿m3,其中与地表水间的重复量为267.13亿m3.龙门至三门峡的地下水资源量为91.02亿m3,占全流域的24,1%,居各二级流域分区之首;青海省的地下水资源量为92.69亿m3,占全流域的24.5%,居各省级行政区之首.全流域地下水计算面积、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山丘区与平原区间的重复计算量和分区地下水资源量均基本与上
水是自然一社会一经济复合体最为敏感的限制性因子之一.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已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瓶颈”.现代水资源规划的内涵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用多目标优化与模拟耦合技术,系统研究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与水的关系,并以宁夏为例,探求区域经济与生态用水的合理配置.
本文建立了一大尺度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DTVGM).该模型的丰要目的是研究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流域水资源量的变化影响.DTVGM是系统论与物理机制相结合的水文模型.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无资料(缺资料)地区的水文问题(PUB).该模型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模块:(a)基于时变增益非线性水文模拟概念的流域产流模型;(b)考虑土地利用及覆被变化的实际蒸散发模型;(c)流域内水保工程耗水模型;(d)人类用
本文介绍了Wondetware ArchestrA技术在黄河下游涵闸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该技术为国内外大型水利监控及信息化系统提供了先进的解决方案.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水土保持牛态建设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引进多目标分析数学模型,对韭园沟流域水资源持续利用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韭园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效果进行了评价,开辟了韭园沟流域五十多年来治理实践中水资源评价的新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