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颗粒增强Al-Zn-Mg-Cu合金的时效处理工艺研究

来源 :2017年第四届“泛珠三角区域(9+2)铸造技术与学术交流会”暨广东铸造与压铸新技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s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液态浸渗工艺制备了微米级SiC颗粒增强的Al-Zn-Mg-Cu合金基复合材料,通过分析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揭示峰时效处理工艺对SiC颗粒增强Al-Zn-Mg-Cu合金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发热影响.结果表明:SiC颗粒增强Al-Zn-Mg-Cu材料在125℃/21h表现为峰时效.复合材料的时效过程经过了前期提升、时效峰值与后期缓降的三个阶段.分析表明,微米级SiC颗粒的加入与热处理工艺相结合,同步提高了位错强化、细晶强化、Orowa强化效果,从而强化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其他文献
分析了消失模工艺中涂料、浇注系统、造型对大型铸件的影响;在涂料中加入无机磷酸盐和石墨粉提高了涂料的高温强度,降低了涂层厚度,增强了透气性和耐火度,提高了铸件质量,节约了成本;浇注系统改为双直浇道工艺,有效的防止了崩箱;采用该工艺生产的大型铸件,正品率98%以上,工艺出品率达88%.
将Al-7.0Si-1.0Fe-1.2Mn-0.3Mg合金加热至850℃,熔化后随炉降至615~680℃,保温1小时后浇注.采用OM、SEM、EDS、万能试验机等方法研究熔体保温温度对富铁相形态演变机制、除铁效率及对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探讨Mn结合熔体方法的降铁机制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温度的降低,合金中渣相由星形转变成多边形,最后基本消失,形成以颗粒状和汉子状为主的富铁相.而炉渣则为
采用热模拟试验技术和OM、TEM等技术,探讨了氧化夹杂物对1235铝合金的热压缩流变应力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夹杂物含量越低,合金流变应力曲线的峰值流变应力、峰值流变应力所对应的真应变越高,合金更易于进行热压缩变形,热加工性能好.经高效净化处理的1235合金中,氧化夹杂物少且细小,原始晶粒最小,其热压缩变形组织最理想.大块夹杂物有利于动态再结晶的形核与长大,晶粒较粗大;细小夹杂物限制了再
采用化学沉淀的方法,以Cu(NO3)2作为主盐,加入NaOH使铜的氢氧化物在SiC表面析出,再用氢气高温还原的方法制备了Cu包覆的SiC粉末颗粒.通过挤压铸造法,获得Al-40wt.%镀铜SiC的复合材料.与其他(Al-40wt.%SiC、Al-40wt.%SiC+5wt.%Cu)铝基复合材料进行晶像观察以及通过相关力学性能(硬度值、拉伸性能)测试的手段,研究镀铜SiC颗粒强化铝基复合材料的影响.
采用Al-5Ti-lB细化剂对Al-3.2Si-0.8Mg合金进行晶粒细化,利用金相显微镜、激光导热仪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晶粒细化对Al-3.2Si-0.8Mg合金显微组织、铸造流动性、力学性能与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5Ti-1B细化剂添加量的增加,Al-3.2Si-0.8Mg合金的a-Al晶粒逐渐细化,铸造流动性、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逐渐升高,但导热系数略有下降.当Al-5Ti-1B细
高体积分数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比模量等优点,但存在着塑性较低的缺点.本文通过挤压铸造制备出金属颗粒与陶瓷颗粒协同强韧化铝基复合材料,选取比较典型的Zr、Fe金属颗粒,研究了金属颗粒种类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Zr金属颗粒后与SiC陶瓷颗粒对复合材料有协同强韧化作用,原因在于Zr颗粒与铝基体形成较为干净的界面,且对复合材料的裂纹扩展有阻碍作用;加入Fe金属颗粒后对SiC
研究了不同浇注温度下重力铸造Cu-15Ni-8Sn合金铸锭中Sn的宏观偏析,结论表明:浇注温度降低,铸锭反偏析程度得到有效抑制,铸锭最佳浇注温度约1260℃;浇注温度对金属型铸锭宏观偏析影响程度比砂型铸锭轻微;在浇注温度为1250℃时,金属型铸锭模具温度降低,铸锭宏观偏析也得到有效抑制,当模具温度在200℃时,Sn含量相对平均值的偏析比波动最小,铸锭成分最为均匀.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拉伸试验机研究了人工混合稀土CeLaSm对压铸态Mg-4A1基压铸镁合金的组织形貌、第二相分布、室温及高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使用CeLaSm混合稀土金属可以细化Mg-4Al合金的铸态组织,使合金晶粒细小均匀,铸态组织Sm元素固溶强化效果不明显,主要以第二相弥散强化方式存在;合金第二相沿晶界分布,主要有聚集分布短棒状Al11RE3相及少量弥散分布块状A12RE相;添加Ce
基于半固态工艺方法"剪切变稀"以及"高粘度"的特征,通过搅拌铸造工艺成功制备出SiC/7075金属基复合材料.结果显示,SiC颗粒表面氧化处理有助于材料润湿性的改善;将经过压制后的坯体加入半固态7075合金中进行搅拌有助于SiC颗粒的均匀分散;同时,搅拌时间、搅拌温度对材料的均匀性分布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SiC/7075复合材料相对与7075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有了更大的提高,且前期材料制备工艺参数
为了解决陶瓷颗粒与金属基体界面润湿性差,界面结合强度不够等问题,本文采用与铝合金界面润湿性极好的高熵合金颗粒来强韧化铝合金,重点分析不同元素配比的AlCuFeNiCo(Cr)系高熵合金与体积含量对铝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的Al0.5CuFeNiCoCr和AlCuFeNiCoCr高熵合金为FCC和BCC结构,Al0.25Cu0.75FeNiCo高熵合金为FCC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