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前寒武纪川东古隆起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小克拉通盆地具有构造分异性,这一认识初步形成于四川盆地震旦纪-早寒武纪川中裂陷槽的发现,这一发现重新引发了克拉通内盆地勘探突破的新高潮,发现了万亿方安岳大气区。克拉通盆地内构造分异改变了原来认为盆地内部"铁板一块"的传统认识,认为受构造控制克拉通内具有隆凹相间的特点。通过研究明确了前寒武纪四川盆地内的隆凹展布特征和古构造格局,分析了构造分异对岩相古地理的控制作用。川中裂陷槽与川东古隆起对震旦系-下寒武统岩相古地理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川中裂陷槽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本文重点阐述川东裂陷的发现及特征。本次研究基于地震资料解释首次提出前寒武纪四川盆地发育川东古隆起的认识,厘定古隆起平面、纵向发育特征,明确古隆起形成演化及其对地层、沉积储层发育控制作用:(1)地震剖面上灯影组、下寒武统地震反射同相轴具有同相轴向隆起区超覆的反射特征,与川北地区野外露头研究中发现的灯影组地层向汉南古陆超覆现象一致,对比认为川东地区在震旦纪发育与汉南古陆同期的古隆起,对沉积起到控制作用;(2)在汉南古陆周围发育灯影组优质岩溶储层,明确了古隆起对储层具有控制作用,具有勘探潜力;(3)古隆起的演化经历三个阶段:(1)古隆起期,整体暴露与水面,主要控制了震旦系陡山沱组及灯影组1-2段沉积环带状展布;(2)水下隆起期,以水下高地地貌控制灯影组4段高能沉积丘滩体展布;(3)消亡期,随着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深水陆棚的快速沉积充填作用,古隆起消亡。本次研究明确改变了四川盆地震旦纪-早寒武世古构造、岩相古地理的传统认识,为克拉通盆地内构造分异性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为川东震旦-寒武系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采用超快速变换复合高频脉冲方波变极性TIG电弧焊接方法进行2219-T87高强铝合金焊接,研究脉冲方波电流频率对焊缝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脉冲方波电流后,焊缝组织明显细化,
目的研究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治疗时间窗对疗效与出血性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48例发病6小时以内的脑梗死病人为
肝脏是脂肪酸代谢和合成的主要脏器,生理状态下脂肪酸浓度在血清和肝组织中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肝细胞线粒体功能紊乱是肝毒性化合物/中药诱导的肝损伤机制之一,因此肝毒性化合物/中药诱导的肝损伤可引发机体内脂肪酸浓度和代谢轮廓变化。本论文采用大鼠血清和肝组织中脂肪酸代谢轮廓分析方法,定量分析3种肝毒性化合物和雷公藤诱导的肝损伤大鼠血清和肝组织中游离脂肪酸(non-esterified fatty acids
目的:观察与比较单独运用帕罗西汀和联合使用坦索罗辛治疗原发性早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筛选原发性早泄患者239例,随机分入A,B组。A组单独予以帕罗西汀20mg/d治疗,B组帕
会议
作者对48例慢性丙型肝炎(丙肝)、30例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及20例健康人分别检查了血清ANA、SMA和抗-GOR。结果慢性丙肝组血清自身抗体(ANA/SMA)阳性率为33.3%(16/48),明显高于健康人组的5%(1/20)(P〈0.025)。在输血后慢性丙肝和散发性
砼早期强度涉及到钢筋砼结构构件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性。通过砼标准强度龄期以内的早期强度统计分析,给出了不同品性水泥在不同温度下的砼早期强度公式,并与国外早期强度公式进行
本文结合《过程控制》课程的教学实践,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过程控制的改革思想和改进措施,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实践证明,通过我们的改革实践,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
通过居民居住心理的分析,提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并结合示例对小康第四类住宅各功能空间相互关系及细部设计进行探讨.
主要研究了Morphic环与GP-V′-环的一些关系,指出了Morphic环与GP-V′-环在某些条件下是等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