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生态修复,特别是1999年底开始的退耕还林政策,显著改善了该地区的植被状况,同时起到了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但是也有相关研究表明,植被修复政策会加剧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压力。黄土高原地区降水80%以上以蒸散发的形式流失,属于水资源限制的生态系统脆弱区。再加上该地区近50年以来,降水以平均0.97mm/year的速度下降,温度以平均0.03D/year的速度上升,并在90年代末表现为加速上升的趋势。本项研究在综合不同来源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建立月尺度黄土高原地区蒸散发和气候因子、土地覆被状况的关系模型,并应用该模型评估了1999-2007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年间,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修复政策以及气候变异对于流域产水的影响。研究的主要结论为:1)黄土高原月尺度蒸发散模型和MODIS蒸散发产品在时空变异特征上具有一致性,且更加接近于黄土高原地区的实际状况;2)受生态修复政策的影响,1999-2007年间40%的地区产水减少了1-20mm;3)气候影响增加了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的时空变异,1999-2007年间50%的地区出现了产水增加,增加的范围为1-10mm。同时受气候的影响,黄土高原地区产水下降的地区面积和等级都在增加;气候在区域范围内对于生态修复政策影响起到掩盖或者加减两种不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