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维脉病候的探讨

来源 :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ivan0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脉的功能是"维络"阴阳诸经,"溢蓄"全身气血,使阴阳能"自相维";异常时则"阴阳不能白相维",表现为"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的表证或里证.本文根据维脉的交会穴主治对"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的意义进行探讨。并分别总结了维脉主粉神神志疾患和腰腿病症。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风湿骨痛宁胶囊治疗项痹,风寒血瘀证(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本组观察的100例患者,口服中药风湿骨痛宁胶囊,一次5粒,一日3次,4周为1疗程.结果:风湿骨痛宁胶囊治疗项痹,风寒血瘀证100例,总显效率为85%,总有效率为93%.结论:风湿骨痛宁胶囊疗效显著,有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骨伤胶囊治疗外伤性闭合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口服骨伤胶囊,一次4粒,一日3次.结果:骨伤胶囊治疗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98.3%,其中临床痊愈50例,临床痊愈率为83.3%.结论:骨伤胶囊治疗骨折疗效显著,有临床应用价值。
固肾胶囊具有调补心肾,固肾止遗,延缓衰老的功效,本文简要介绍了固肾胶囊的主要成分,对药理作用以及适应症、临床应用进行了重点分析。固肾胶囊由桑螵蛸、龙骨、鹿角、人参、龟甲、山药、远志、石菖蒲、茯苓等中药组成.用小鼠对固肾胶囊进行了药理实验临床疗效显著。适应于亚健康所表现的精神不振,面无光泽,疲乏无力,四肢酸软,少气懒言,语言低沉,动则出汗,自汗盗汗,头晕目眩,视物不清,心慌气短,阴部湿凉,小便频数,
急性白血病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医认为急性白血病的主要病机是阴液亏虚,热毒炽盛.治疗以养阴清热,凉血解毒为主,在此基础上,佐以益气养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络止疼,清脑开窍等法.经临床观察,可提高缓解率,延长存活期,减少合并症,减轻化疗副作用。
糖尿病是以血糖代谢异常为特征的一组慢性代谢性疾病,后期易并发周围神经病变、肾病及视网膜病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有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经络辨证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领域取得了较多进展,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辨明证候虚实及疾病或证候所属脏腑经脉,结合药物归经及穴位归经理论,遵循"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采用中药内服或针灸的方式调节脏腑功能,通行经络气血,可达
《经络全书》为明代经络专著,遍考《内经》以下有关经络的各家论述加以发挥,对经络学说中的术语进行了较系统的整理.记述全身体表部位的名称共八十八条,详考《内经》等书,论述其经络之循行交会.详述经络分野将分布于此部位的经脉循行条文详细辑录,论述了每一部位的经脉所属、与脏腑的联系.本书重视解剖定位,依据《内》、《难》分别论述五脏六腑的解剖定位,所述与现代解剖知识颇为贴近.本书起到了汇总经络循行,对于熟练掌
西学东渐进程中,自清代我国医家突破传统以经证经的藩篱,经络实证研究此时渐露端倪,其后出现不断发展的趋势.本文着重分析西医东传背景下,引发并推动经络实证研究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相关内容可归纳为三个方面:①中西医学研究对象的同一性,决定了西方解剖、实证内容的可参性;②为应对西医的冲击和挑战,我国中医医家产生自我调适意识,对科学实证等研究方法逐步接纳和运用;③日本经络实证研究的诸多进展,推动了我国经络
本文《难经》"针阳针法",通过针阳针法针刺于皮部、针阳针法激发"卫气"、卫气的病理变化、针阳针法的临床操作和意义等方面进行探析,冀希为临床针灸医师提供借鉴与参考.
呃逆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古称"哕",又称"哕逆".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饮食不当,情志不遂和正气亏虚而导致的胃失和降,气逆动膈.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膈肌痉挛,常由胃、肠、纵膈、食道等功能紊乱引起,主要是迷走神经和膈神经受到刺激导致膈肌、肋间肌不自主同步剧烈收缩所致.临床表现为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控,轻则不治而愈,重则影响讲话、进食、呼吸和睡眠,严重时可导致呕吐,贲门部食管及胃
杨医亚先生业医、执教60余年中,创立学术团体、发行学术杂志;忠诚中医教育,因材施教;著书立说,编译日著促进交流;主张中医汇通,在中医教学、科研、临床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中医事业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