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髂骨取骨术式的选择和后遗症预防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lif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儿童髂骨取骨是一种常见的取骨方式,但术后并发症常见,血肿、感染、神经损伤、畸形、缺损等。本研究探讨儿童髂骨取骨术式的选择和临床应用,具体使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98例需要植骨的儿童患者采用以下四种髂骨取骨的方法,1、经髂嵴三皮质大块取骨术;2、髂嵴下双皮质开窗取骨术;3、髂嵴下单皮质开创取骨术;4、经髂嵴环钻开窗取骨术;第1和第2种方式部分患者供骨区异体骨回植。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愈合情况,研究影响骨折愈合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胫腓骨骨折的一般情况及特点,外固定支架的治疗现状,以及中西医对骨折愈合的研究情况;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观察40例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愈合情况,研究骨折开放与否,腓骨固定与否,术后支架动力化与否等因素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会议
目的:探讨临床初步应用密固达(唑来膦酸100ml:5mg)静脉输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静脉输注密固达治疗12例老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情况,通过电话短期随访和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副反应,询问患者是否愿意接受第二次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在输注过程中没有不良反应发生,但半数患者在输注后3 d内出现了急性一过性不良反应,包括低热、肌痛、流感样症状、关节痛、头痛等,较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也是是老年第三常见骨折,在复位和固定治疗中存在诸多困难。对于移位性肱骨近端骨折,存在多种固定方法,包括:缝扎固定、经皮穿针固定、非锁定钢板、髓内钉和锁定髓内钉等。每种固定方式均有不同的并发症,因此对于肱骨近端骨折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可以称为是治疗的金标准。近期的一些短期和中期研究表明锁定钢板可以有效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目的:对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心理分析并采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生理心理变化特点实施计划性和针对性的护理。结果:通过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患者的焦虑症、抑郁症、恐手术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提高了对手术的耐受性。结论:实施有效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促进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目的:探讨尺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闭合复位加石膏外固定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治疗的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2例,将其平均分成2组,每组36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针对于
四肢大段骨缺损的治疗巨大骨缺损是临床难点。过去采用截肢治疗虽可缩短恢复时间,但对患者身心造成巨大打击。目前,治疗重点转为保肢治疗,治疗方式包括:骨短缩、骨搬运、带或不带血运骨移植、骨替代材料。不同治疗方式各有其自身的优劣势。没有哪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应基于以下几点:骨缺损的量、软组织损伤程度、患者总体健康程度、对长期治疗的依从性。
开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前路颈椎减压术(Anterior cervical diskectomy and fusion,简称ACDF)如今已成为治疗颈椎病和脊髓病的常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长期的成功.此类手术不仅能够减少骨赘(osteophytes)、椎间盘(intervertebralDisks)等多种前压缩损伤,还能将颈椎固定在可活动范围.使用颈椎前路钢板可以增加融合率,同时也能降低移植相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在肩关节镜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6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分别为(9.69±3.85),(7.67±3.1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桡骨远端骨折常常出现畸形愈合,导致腕部疼痛、无力,腕关节屈伸、旋转和桡尺偏等运动受限.主要原因为,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没有得到解剖复位以及并发的韧带损伤没有得到良好的修复.本项目借助腕关节最新的无创研究手段,对桡骨远端畸形愈合的患者直接进行在体研究,采用高分辨CT扫描成像采集资料,通过Mimics10.01软件进行分割,三维重建,采用无标记骨配准
目的]观察脊柱内窥镜通过椎板间隙入路治疗腰椎侧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同时观察微创治疗的优点和不足.[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骨科住院的单节段单侧腰椎侧椎管狭窄症患者33例,男14例,女19例,年龄57-73岁,平均64.7岁.狭窄主要由于腰椎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钙化、椎间盘突出和上下关节突关节增生内聚导致,所有患者均有一侧下肢的放射痛及间歇性跛行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