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110kV电缆GIS接头故障的初步分析

来源 :2007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委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liang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一起110kV电缆GIS接头运行时故障的分析,从电缆GIS接头施工、运行时状态、故障解剖及材料分析等各个方面进行GIS接头故障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避免同类型故障再次发生。
其他文献
介质阻挡放电特性是当前低温等离子体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在上升沿15ns,半高宽约30ns,最高重复频率1kHz的正极性纳秒脉冲下,研究了介质阻挡放电特性。DBD电压、电流参数以及宏观放电图像被测量。实验发现在约40kV的电压峰值时,单极性纳秒脉冲下DBD放电电流峰值能达到百安培量级,能量密度高,电流存在正负两个峰值,并根据模型计算,计算出的气隙实际电压和电流都是双极性脉冲。在2-3mm的空气间隙下
GIS设备母线温度的测量是表征其运行状态的重要物理量,本文对电力设备的各种测温方式进行调研,提出一种适用于GIS设备母线在线监测的方案,并最终选择了红外辐射测温方式。详细介绍了红外温度传感器以及红外玻璃的安装方式,根据GIS设备内部压强对硫系玻璃的面积和厚度进行计算,得出最优化尺寸,为工程应用提供指导。同时通过研制实验模型得出红外测温受测温距离、红外玻璃以及SF6气体浓度等因素的影响,为红外测量G
本文以海南省2005~2006年的雷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建立了雷电参数统计样本库,借助此数据库,对海南省2005~2006年地闪总数、正极性比率、地闪密度、雷电流幅值平均回击次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各典型雷电参数的分布特征,并对海南省各行政区之间的雷电参数进行了比较,统计分析结果可作为海南省防雷设计的参考。
为了考察雷电冲击下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中性点处电容耦合传递到的过电压水平,从而确定过压保护用避雷器的工作电压,对两种电压等级(220kV及110kV),两种类型(电感及电容性)电压互感器进行了高压大厅雷电冲击电压模拟试验,试验采用两种不同方案模拟现场,并改变冲击波的波头时间与幅值。通过实验结果可以估算该处过电压水平。二次侧负载与冲击波的波头时间对结果有显著影响,变压器的实际变比也反映出一定作用。本文还
输电线路防雷分析有规程法,击距法,以及后面衍生出来的不等击距电气几何模型,然而,所有模型得出的结论都是——现有避雷线可以给输电线路足够的屏蔽保护,在现有设计水平下,输电线路绕击率很低。然而,实际运行与很多模拟试验都表明:输电线路绕击率相当大,甚至大于50%,比现有模型大很多。本文将会在电气几何模型的基础上,根据雷电先导在导线、避雷线上感应电荷的差异导致的电场引力不同,引入雷电先导在击中避雷线或导线
屏蔽失效是引起超高压输电线路跳闸的重要原因,现有的雷电屏蔽分析理论还不能够合理地评估直流输电线路绕击特性在工作电压影响下出现的极性效应。本文针对±500kV直流输电线路G4-40型杆塔进行了1:40的雷电绕击模拟试验研究,分别得出了不考虑和考虑直流工作电压影响下,G4 型杆塔绕击空间的分布及其变化关系。试验中观测到主放电发生的同时,未击中目的物上残存的迎面流注。依据试验现象和结果,分析了直流工作电
通过对直流50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工器具和作业工艺存在问题的分析,介绍了改进的主要情况和改进后的优点以及应用情况,提出采用管型绝缘承力工具、摆入法进入等电位、独特的张力转移和悬放法更换耐张串绝缘子等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110~220kV电压等级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目前常采用胶囊式、隔膜式、波纹膨胀式等多种储油柜,其目的是将变压器油与空气隔离,减缓油的老化,防止变压器受潮。但各制造厂和运行部门均忽视了储油柜对地的高度问题。该高度对防止变压器受潮、确保设备和系统的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一起110kV电缆GIS终端运行时故障的分析,从电缆GIS终端施工、运行时状态、故障解剖及材料分析等各个方面进行GIS终端故障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避免同类型故障再次发生。
本文从多方面论证,预防输电线路鸟害应从设计阶段做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力图达到降低输路鸟害故障次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