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来流条件下双圆柱绕流的数值模拟

来源 :第十八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紧致插值曲线(constrained interpolation profile method,CIP)数学模型,对不同来流条件下静止串列双圆柱绕流的相关问题进行数值模拟.首先选择均匀来流,分析雷诺数Re、间距比L*(L*指两个圆柱圆心之间的距离L与圆柱直径D的比值,L*=L/D)对圆柱受力以及柱体后方漩涡脱落模态的影响;为了更接近工程实际,还对平面剪切来流下的柱体绕流进行模拟,分析剪切率K(来流速度在垂直于来流方向上的速度梯度)对圆柱受力以及柱体后方漩涡脱落模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均匀来流,当间距比L*较小时上游柱体后方产生的漩涡不发生脱落而是附着在下游柱体表面,随着间距比L*的增加上游柱体产生的漩涡逐渐脱落,下游柱体则始终都有漩涡脱落;同时随着Re的增大,上游柱体开始脱落漩涡的临界间距比L*逐渐减小;而在剪切来流下,剪切率K对柱体受力和柱体后方漩涡脱落也有较大影响,随着剪切率K值的增加上游柱体开始脱落漩涡的临界间距比L*减小.模拟结果与文献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其他文献
潜堤是一种常用的护岸建筑物,可以用来消减外海波浪、保滩促淤、导流等,因此精确地模拟波浪在潜堤上的传播变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黏性流理论的N-S方程作为流场的基本控制
海啸一般是由海底地震引起海底大范围变形,进而诱发海水的表面波动,因此海啸的生成是海啸整个生命周期模拟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目前,大部分海啸数值模型所采用的瞬时响应假设忽
为了模拟聚焦波浪问题,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建立了三维非静压模型.控制方程的求解采用压力修正法.模型采用分层式的三维网格来离散计算域,所形成的三维网格系统由水平方向
通过新一代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和第三代海浪模式WW3(WAVEWATCHⅢ),建立大气-海浪数值预测模型,在相同参数设置下,采用WRF模式预测风场
通过物理模型实验探究了不规则波作用下的植物消波特性.研究发现,植物根茎叶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植物消波特性,同种波况下根茎共同作用下的波高衰减比例范围为0.78~0.95,而叶茎
基于矩形网格建立了二维水深积分的非静压波浪模型.该模型的求解分为静压步和非静压步两部分.静压步的控制方程为非线性浅水方程(NSWE),采用有限体积法和中心迎风格式进行求
基于CIP方法开展了表面张力作用下液滴冲击液膜现象的数值模拟.模型采用紧致插值曲线CIP(Constrained Interpolation Profile)方法离散Naiver-Stokes方程,通过THINC/SW(Tange
波浪能以俘获波的形式沿大洋海脊传播至远场地区,因其特殊的运动方式,其传播速度较传统的浅水波传播速度慢很多.基于线性浅水近似,推导了无限长理想的双曲余弦平方的海脊上俘
裂流是波浪破碎后形成的强而集中的离岸水流.裂流能够将破波掀起的泥沙、岸边排放的污染物等向冲浪带外输运,从而影响岸滩地貌演变和陆海物质交换的效率.裂流也是造成海滩游
将矩形潜堤原本水平之堤顶改成复合式沙涟状,称之为"新型Bragg潜堤",利用边界元素法数值解析波浪正向入射系列等间距或不等间距"新型Bragg潜堤"之反射率变化,并与传统的半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