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隆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来源 :安徽省医学会骨科学第十三次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hi9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退化、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骨折发生率增高为特征的系统性疾病。髋部骨折为临床常见病,非手术治疗易发生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严重并发症。现多主张对有条件的患者尽早手术治疗,以获得稳定的复位,牢固的内固定,使患者早日恢复患肢功能,本文主要讲述内固定治疗粗隆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经验。  方法:回顾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应用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有明显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X平片和CT三维重建图像,骨折按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标准:31-A2型25例,31-A3型35例.  结果:60例患者均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由于保守治疗容易发生髋内翻和全身并发症,目前多主张手术治疗。但传统内固定手术对某些严重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疗效不佳,国内外学者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取得良好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骨水泥型长柄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26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应用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56例,其中Steffee 8例,RF11例,AF 2l例,Tenor 12例,USS 4例,分别对其进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比较其神经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情况。  结果:42例获得随访,时间5~24个月,神经功能按Frankel法除5例A级无恢复外,其他级别有1~3级的恢复.5例骨折复位不
目的:本实验利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培养的家兔椎间盘髓核细胞凋亡,携带MGF-1基因腺病毒载体转染进行干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1)对髓核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方法:1.从健康家兔取出椎间盘髓核,用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原代椎间盘髓核细胞后,单层培养并以胰酶消化法传代,采用差速贴壁法进行纯化。2.构建携带hIGF-1基因腺病毒载体,由深圳市百恩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代为构建。
目的:通过环扎法致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研究不同手术时机减压后细胞调亡基因的相关变化,探讨Fas蛋白表达在脊髓损伤减压后的表达规律和意义。  方法:SD大鼠100只.采用环扎法造成脊髓静态压迫模型(实验组)75只:其中8小时减压组25只、72小时减压组25只、不减压组25只;对照组25只.分别在术后1d、3d、7d、14d、21d处死动物(n=5).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细胞凋亡诱导受体Fas的表
半月板的纤维软骨组织在人体负载中起着的关键性的作用,依靠胶原纤维阵列抵抗拉伸载荷经历正常活动。由于这些结构经常受伤,具有自愈能力有限,存在着组织工程替代品的需求量很大。根据这些组织的结构特点,在体外我们采用力学刺激直接促进间充质干细胞(MSC)的方向和细胞外基质(ECM)的形成。由于机械力是肌肉骨骼组织的发展和维护必不可少的,及循环拉伸载荷对承受载荷细胞的排列结构的影响。我们推测,负荷调节间充质干
目的:最近的研究表明,异常的软骨下骨重塑在骨关节炎(OA)的发病和进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有人提出这些代谢变化可能与异常的机械压力有关.本研究评估了OA软骨下骨的成骨细胞的循环压缩的影响。  方法:成骨细胞中分离出OA软骨下骨硬化区域细胞和非硬化区域细胞.成骨细胞在被加载循环压力(1MPa,1HZ,4小时/天)28天后,周边出现丰富的细胞外基质,形成了耐循环压缩机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基因的表
目的:研究体外传代培养对人脂肪干细胞基本生物学特性及其成骨、成脂分化潜能的影响。  方法:胶原酶消化法从健康人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出脂肪干细胞,体外培养。取第1、3、6代脂肪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每代细胞的表面抗原及细胞周期,并将其成骨、成脂诱导分化,碱性磷酸酶染色、Von Kossa染色及油红O染色比较每代细胞的成骨、成脂分化潜能。  结果:人脂肪干细胞形态类似成纤维细胞,生长能力旺盛,第1、3、6
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病变,涉及多个组织,主要包括软骨、滑膜组织、软骨下骨等,其中软骨下骨病变是骨关节炎的显著特征之一。诸多研究报道,骨关节炎软骨下骨发生了骨重建过程,该过程包括骨关节炎早期的骨吸收到晚期骨形成的增加。其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在骨关节炎早期起到抑制骨吸收的作用,核因子活化因子受体配体(RANKL)是破骨细胞分化和骨量丢失的必需因子。二者的动态平衡是决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3岁,因骑摩托车摔倒致左肩部疼痛伴活动受限6小时后从外院转入.追问病史系摔倒时左肩部着地所致,入院时患者诉左肩部、胸部疼痛,胸闷;查体:神清,痛苦貌,对答切题,左胸部压痛阳性,左上肺呼吸音弱,左肩部皮下淤血、肿胀,锁骨中段明显隆起,触痛阳性,可及骨摩擦感及异常活动,锁骨远端压痛阳性,piano征阳性,左肩关节活动受限,左侧动脉可触及、手指无异常感觉且活动自如.外院左侧肩关节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