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侏罗世道虎沟生物群沫蝉总科化石研究

来源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无脊椎动物学分会2017年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mlypm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沫蝉总科Cercopoidea隶属于半翅目颈喙亚目,目前全世界记录超过3000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沫蝉的若虫第七、八腹节具有发达的泡沫腺,能分泌胶质,与呼出的气体相混,形成泡沫状液体盖住身体以作保护,因此也称之为吹泡虫.沫蝉总科是蝉亚目中研究程度最低的类群,关于其各个科的分类、系统发生、起源与演化等都缺少令人信服的证据和合理的假说.目前关于沫蝉总科的高阶分类仍存在争议,不同学者将其分为3-5个现生科及3个灭绝科.
其他文献
  古—中生代之交,不同古地理背景中生物灭绝的表现不同,所以考虑不同的古地理背景因素对生物灭绝规律的研究是必要的,而目前深水相古环境及其生物灭绝的研究则非常薄弱。有关
介形类是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的一个亚纲,自早奥陶世一直繁盛至今,是化石记录最丰富的节肢动物.泥盆纪是古生代介形类繁盛时期之一,各科介形类广泛存在于滨海潟湖、浅海碳酸盐岩
会议
  从自然历史的角度,对单系群、特征、系统发育和自然分类系统的概念做出了澄清和解释。自然分类是仅包含单系群全体成员和它们之间亲缘发育关系和自然演化过程的分类。只有
  前人已对华南晚二叠世碳酸盐岩相区介形类化石有过诸多报道,但多集中于下扬子(如浙江、江苏)以及滇黔桂地区,上扬子和中扬子地区晚二叠世研究资料相对较少.湖北省恩施土
会议
松辽盆地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白垩纪亚洲古陆上发育的最大内陆含油气沉积盆地.盆地内充填了厚达9000m的白垩系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河、湖相砂泥岩沉积建造.根据岩性和所含生
Nicholsonograptus(尼氏笔石属)系Bou(c)ek和Pribyl(1951)所创,用以纪念英国杰出的笔石动物研究学者H.A.Nicholson,其模式种为Didymograptus fasciculatus Nicholson.自Nicho
  古虫动物(Vetulicolians)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期特有的一类动物,其形态解剖学特征和系统位置的争论是后生动物早期起源与演化的关键问题之一。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一些
会议
  世界二叠纪生物礁的研究已逾百年,但缺乏埋藏学方面的研究。中国钙质海绵礁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礁相划分不统一,2礁核亚相巨厚,不利于储层的研究
松辽盆地是白垩纪亚洲古陆上发育的最大内陆沉积盆地,盆地充填了厚达9000m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河、湖相砂泥岩沉积建造.盆地内白垩系划分为10个组一级地层单元,自下而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