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态系统体制转换视角下的黄土高原乡村转型发展

来源 :2016年中国人文地理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i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中国乡村转型发展的过程格局研究提供了一种分析思路,运用体制转化理论及其研究框架,选取陕西省长武县洪家镇为案例地,从村域尺度社会-生态系统体制变化为切入点揭示了当地乡村转型的背景和环境因素,重点探讨农户尺度的社会-生态系统体制转换影响因素及其稳健性,从微观角度审视西北乡村转型的基本特征,主要结论包括:①当地乡村社会-生态系统体制已由传统农业体制转变为新型农业体制,其中某些家庭体制正在向非农体制转换。
其他文献
国外现有研究更多侧重于非正规住区和违法建设空间的社会经济特征、形成原因、政策评价、治理对策方面,对其空间层面的关注甚少。在中国,城市违法建筑在社会经济和制度的转型期中成为了快速城市化下的衍生问题,也因而受到学界和政府的普遍关注。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尝试从城市违法建筑空间分布与城市空间结构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加深违建集中爆发地区空间分布和不同类型违法建筑空间选址概率特征的理解。结合产权理论和土地租
回顾中国耕作制度的发展,汲取轮作休耕的历史经验,对中国立足国情实行轮作休耕制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采用文献法和比较法,从时间维度对中国耕作制度发展的过去和现在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结合当前轮作休耕的政策视角,分析了轮作休耕的历史经验对正在开启的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意义。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发生了剧烈改变,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也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以景观为媒介,景观是文化传统的基本元素,每一传统景观都表达了独一无二的地方感和地方精神。
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城镇化向大都市化转变的深入发展,中国许多城市正在由“单位制”向“街区制”转向。两种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社会经济基础、特点和运行机制存在巨大差异,构成我国城市空间生产转变的各个关键节点。
本文以遥感图像分类解译数据为基础,利用核密度、道路交通可达性阻力值、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识别广东省1990年-2013年的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同时梳理解析乡村聚落演变及机制研究内容框架。
随着我国古镇旅游的兴起以及旅游市场蓬勃发展,古镇旅游逐渐走进人们视野。古镇以其古色古香的特点成为大众旅游吸引物。太原青龙古镇村位于阳曲县南端,素有“南北往来通衢也”。
以福建霞浦为目的地,在旅游虚拟社区“蚂蜂窝”网搜集279篇游记作为研究样本。利用文本分析软件RostCM6进行词频统计和情感分析,同时借助UCINET6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将文本数据可视化。结果 发现:1)提取的目的地高频特征词可以归为景观意象、行为特征、情感及态度、目的地空间、关联地空间等五个意象认知维度;2)对游客所感知意象词进行社会网络关系,发现中心密度明显大于边缘,总体呈现出“核心-外围-相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地域系统整体格局发生重构,资本跨国界自由流动的网络空间方兴未艾,形成交织与融合的复杂网络系统。本文使用复杂网络的分析方法,借助GIS、Pajek、Matlab和数据库等技术手段,构建世界跨国投资的关系网络,一定程度上突破跨国投资传统二元关系的研究,揭示2001-2012年世界跨国投资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及空间复杂性的时序演化。
随着我国油气资源进口量的大幅提升,近10年来,石化产业临港集聚的状况十分普遍。准确把握各地石化产业集聚特征和集聚水平,对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沿海港口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快速环境变化与城乡转型,从识别地理环境的脆弱状态与机制,到强化不同尺度(全球、国家和局域)社会-生态系统在全球变化下的适应能力,成为重新审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保障新时期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有益尝试和研究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