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壳色遗传规律解析及其核心控制区的全基因组定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lbue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壳色多态性在海产经济贝类中普遍存在,贝类美观的壳色不仅会给消费者带来视觉享受,还能显著提高商品的价值,贝类的壳色性状受遗传与环境的双重作用影响。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野生群体中包括褐色、橘红色、白色等壳色,较为常见的壳色为褐色。课题组与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过6代选育培育出的"獐子岛红"虾夷扇贝新品种生长快速,壳色为橘红色,并能稳定遗传。为了研究"獐子岛红"橘红壳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橘红色壳"獐子岛红"与普通褐色壳虾夷扇贝正反交及自交实验,经过费舍尔精确检验(Fisher’s Exact Test),正反交实验均呈现1:1的性状分离,橘红壳色虾夷扇贝自交实验呈现3:1分离,说明虾夷扇贝橘红色壳与褐色壳属于一对相对性状,其遗传方式符合孟德尔遗传,橘红色为显性性状,褐色为隐性性状。为了进一步研究橘红壳色的遗传基础,利用2b-RAD技术对"獐子岛红"与普通褐色壳虾夷扇贝各33个个体进行建库测序,开展橘红壳色性状的GWAS分析。测序共获得387,313,925条reads,每个个体平均测序reads为5,868,393条。将原始数据进行质量过滤后,得到高质量reads 322,332,684条,占测序原始reads数目的83.22%。对每个个体获得的高质量reads利用SOAP软件mapping到虾夷扇贝基因组序列上,获得可用于分型的unique标签数目及深度,66个体获得的平均unique标签数为290,042条,平均测序深度为15.67。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查到3个在"獐子岛红"和普通虾夷扇贝间基因型频率差异显著的SNP位点,这些差异显著的位点位于虾夷扇贝第11号染色体上。利用虾夷扇贝全基因组序列,对这些差异标签进行基因注释,获得上述SNP附近的基因序列,对这些基因进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代谢通路定位,定位到脂类代谢、信号传导、免疫相关通路。"獐子岛红"虾夷扇贝壳色为橘红色,可能是由于贝壳中积累类胡萝卜素引起的,而在上述候选区段的发现的一种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基因是参与类胡萝卜素的转运与积累过程的重要基因,LDLR基因可能从分子水平调控扇贝壳色的变化,对该基因进行进一步的功能分析将有助于解析虾夷扇贝壳色变异的分子机制。
其他文献
介绍了25 000 m~3/h级循环流化床低阶粉煤气化的工业示范装置和运行操作流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工业示范装置在设计负荷91.2%左右连续稳定运行440 h,中试期间,煤气的产量和
10月底,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相继公布了2019年三季报,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前三季度三家石油公司收入小幅上涨,但由于国际油价下跌、炼化业务竞争激烈,利润大幅下降(中海
本文就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双元双创一平台"的育人模式。从平台建设、校企资源共享、平台运行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为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双创"
以茅山保障房项目为例,探讨了近些年世界各国兴起的PPP模式在我国公共项目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同时就PPP模式组织结构,核心利益相关者投入--利益分配协调,项目控制
在一本《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研究丛书》中解释说:“当实数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时,两个实数之间的‘小于’、‘等于’、‘大于’的关系就对应于数轴上两个点之‘在左边’、‘相合
实践证明,压裂改造储层是高效开发气藏的有效手段,其优化设计是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根据Elkins理论,储层渗透率越低,施工规模愈大,支撑裂缝越长,压裂后产量越高。但作业现场表明,透
Cu/Cr催化剂由于Cu对C—C键氢解活性很低,对C—O键氢解活性很高而成为甘油氢解制1,2-丙二醇效果最好的固体催化剂。采用5种方法制备了Cu/Cr催化剂,并用于甘油的催化氢解反应,
1病例资料患者,男,51岁,因"被6600V高压电电击5年,双下肢渐进性无力、感觉异常10月余"入院.患者自1999年电击伤后2年无异常表现,2001年9月因腰伴右下肢痛于当地医院诊断为L4-
为了分析比较海南产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和广东徐闻产高良姜的挥发油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高良姜挥发油,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2002年8月,邢进喜在[1]中提出并证明了如下数学问题(1388号数学问题): 已知x、y>0,x+y=1,求证 (√x+√y)(1/√1+x +1/√1+y≤1/√3 ① 文[1]发表后,引起很多讨论,2004年,吴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