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L@MOFs复合材料的固相微萃取法对磺胺类抗生素的检测研究

来源 :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磺胺类抗生素在细菌和原生动物感染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部分也被广泛用作畜牧业和养殖业中的促进动物生长药物。据统计,每年有超过20000 吨磺胺类抗生素流入环境[1],在水环境中被频繁检出。
其他文献
钍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核燃料几年来受到很大的关注,然而,放射性的钍可能进入生物圈最终通过水循环等途径富集于生物体.此外,钍在溶液中只以+Ⅳ价的状态存在,通常作为四价放射性核素的化学类似物来研究.因此研究钍污染的净化在当下是非常必要的.β沸石具有非常高Si/Al比,因此广泛应用于分离、衍射、吸附和催化等领域。为了克服天然沸石的不足,将其使用乙二胺修饰可以获得更好的吸附效果和更大的工业应用空间。
90Sr(T1/2=28.79a)是高放废液中的主要放射性核素之一,具有强放射性、高释热量等特点.将其从高放废液中分离出来对于乏燃料后续的处理与处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溶剂萃取法,以二环己基18冠醚6为萃取剂,CnmimNTf2(n=2,4,6)和C4mimPF6为稀释剂对水相Sr2+进行了萃取分离研究.通过实验研究了冠醚浓度、水相硝酸浓度及水相中其他阳离子等因素对Sr2+萃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
137Cs作为高放废液中的主要释热核素之一,具有长半衰期和强放射性(释放γ射线).从高放废液中分离和回收137Cs对于放射性废水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且回收的137Cs可以应用于辐照源以及相关的医疗领域.本文从对Cs(Ⅰ)具有良好吸附特性的无机吸附剂中筛选出杂多酸盐类吸附剂,其中的磷钼酸铵(AMP)因其对高放废液中的Cs(Ⅰ)具有高的选择吸附性而得到广泛的关注.无载体的AMP呈微晶结构,水利特性较
采用静态实验法研究了铀-碳酸类络合物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膨润土吸附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pH和总碳酸([CO3]T)浓度会抑制CTAB-膨润土吸附铀,然而改性后膨润土的吸附容量有大幅提升.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其主要受化学作用控制.分析热力学参数,得知铀吸附主要是吸热自发的过程.同时,结合实验数据和络合形态分析,推断UO2(CO3)34-,UO2(CO3)22-,(
采用悬浮聚合法,通过调节良/非良溶剂配比制备出表面积为250.3m2/g,孔体积为0.72cm3/g的多孔树脂,用以实现高速率吸附ReO4-或99TcO4-.与无孔交换树脂相比,对99TcO4-的吸附速率明显提高,无孔树脂达吸附平衡需5h,而该多孔型树脂仅需15min.多孔树脂对ReO4-或99TcO4-的吸附主要包括两个过程:离子从溶液扩散入孔道内和离子扩散至树脂本体上的可交换位.加大悬浮聚合体
本文以高效高选择性分离回收锕系核素为目标,成功设计制备了三类功能性纳米材料,并详细研究了这些材料对U(Ⅵ)、Th(Ⅳ)的吸附行为.
本实验研究为了让磷灰石材料更具有工程应用性,利用天然矿物磷灰石作为主体,添加少量粘土等材料,烧制而成粒径为1mm~5mm的磷灰石小球体.并以磷灰石小球作为吸附剂,研究了磷灰石小球对实际铀矿废水中铀离子的去除效果和机理,为磷灰石小球应用于处理实际铀矿废水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随着核能事业的快速发展,放射性核废料的妥善处理与处置对于核燃料循环和核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功能化纳米材料在放射性核素的高效吸附富集、分离和固化处置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过渡金属碳化物纳米片层材料具有良好的辐照稳定性、热稳定性以及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吸附位点,有望作为潜在的新型放射性元素吸附剂.使用HF刻蚀Ti3AlC2三元金属陶瓷粉体成功制备出高质量的碳化钛二维片层材料(Ti3C2Tx),在此基础上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平利用核能、发展商用核能已成为我国核能发展的战略选择.在现行核电开发模式下,核设施退役对未来核电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十分巨大.考虑到核设施退役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当大的资金投入,而核设施退役费用的发生都是在相关设施关闭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提前设立核电站退役基金,做好退役资金储备是世界各国的首要选择.
目前国内外对于水中醛类物质的检测方法一般为衍生法[1-2],而过量的衍生剂往往造成背景干扰,降低检测灵敏度。本文开创了一种管内检测水中醛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