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性文献的系统评价中的问题浅析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专题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iy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质量的系统评价有赖于高质量的原创论文.我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性文献的系统评价刚刚起步,数量有限,质量不高,不能指导临床实践.主要存在如下问题:缺少高质量的RCT文献、随机方法不明确、未采用分配隐匿、无对照或对照设立不恰当、盲法使用率低、组间基线不均衡、无病例排除标准和详细的纳入标准、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未采用意向性分析、观察时间太短,缺乏长期生存质量的随访、样本含量偏少或组间样本含量相差过大、统计方法应用错误、P值解释错误、统计分析不进行可信区间估计、未报告不良反应、未详细说明干预措施、未介绍患者依从性情况、大多研究仅发表于我国中文学术期刊、大多没有提到安慰剂的感官指标、研究报告不合格、替代指标代替结局指标和存在发表性偏倚. 究其原因,因素如下:1、中医临床研究有一定的特殊性,以汤剂为主的治疗难以实现双盲;一方到底的单方研究难以符合辨证论治精神2、缺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标准和方案3、缺乏客观统一的疗效标准4、各种因素导致发表性偏倚:编辑偏倚、作者偏倚、研究资金来源偏倚、一稿多投或多中心研究的参研单位、阳性研究与阴性研究被引用频率差别过高、临床试验类型均导致;此外还有语言偏倚、筛选偏倚等. 为提高系统评价质量,特提出以下建议:1、提高研究方法学:尽量选择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详细报告随机分配序列的产生和随机方案的隐藏、应用盲法、干预措施及对照组治疗措施应合理、标准、稳定、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明确、进行样本含量估算、详细描述病例退出数量和原因、长期随访、报告药物的不良反应、收集未发表的研究或有阴性结果的研究等2、建立科学的中医证型信息库3、建立切实可行的中医疗效评价体系4、更广泛地开展科研人员循证医学的培训工作5、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提高中草药临床研究的质量6、把好编辑关,提高审稿标准.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黄芪对梗阻性黄疸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测定静脉应用黄芪注射液50ml一周前后97例阻黄病人免疫功能。IgG、自然杀伤细胞NK、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3、CD4、CD8、白细胞介素2(IL-2)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结果: 应用黄芪注射液后IgG、NK、CD3、CD4、CD8、IL-2活性均明显上升(P<0.01)而sIL-2R下降(P<0.05)。结
目的: 观察利胆活血方对改善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及促进些类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2006年5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1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胆道梗阻解除后,对照组予常规抗感染、护肝、抑酸及支持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第3天开始至术后第14天予中药煎剂利胆活血方口服治疗。两组观察对象均于术前、术后第1、7、14天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T淋巴细胞亚
从围手术期的术前评估、术后并发症和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处理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认为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降低了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术后的康复能力。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处理在保证手术效果、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保证远期疗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手术疗法是重要的"扶正驱邪"手段。围手术期是外科疾病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最佳切入点。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性心脏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枣仁定志汤、肌苷、丹参或参脉注射液等营养心肌药物、若心动过速加用心得安,房颤者加服洋地黄,甲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需卧床控制予低钠饮食,予强心利尿及血管扩张药。术前使心功能达到Ⅰ-Ⅱ级,心脏病症状稳定后予服用卢戈氏液作为术前准备,对167例甲亢心脏病患者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无喉返神经损伤,
目的: 探讨中药滴鼻灵在改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围手术期的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选择本院2000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20例(单纯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前均使用鼻用激素(丙酸倍氯米松)喷鼻3天,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糖尿病患者眼部气血运行的影响,验证"皮毛损于外,气血伤于内"理论在眼部的应用;并观察调气行血中药在促进眼部气血运行平衡的有效性。方法: 对比分析一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眼、一组围手术期服用中药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眼及一组非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眼手术前后视网膜中央血管血流动力学(PSV、EDV、RI、V-max、V-min)。结果: 糖尿病患者超声乳化术后,PSV、
本文介绍了中医围手术期治疗历史渊源、现代围手术治疗的目的以及眼科手术中手术损伤的基本类型,简述了眼手术常见的眼组织病理改变情况,分析了眼科手术中手术损伤的中医病因病机,重点论述了眼科围手术的中医治疗方式。
目的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补体调节蛋白的变化及中药新风胶囊对其干预作用.方法检测4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10名健康对照者红细胞CR1、CD59的表达水平,并分析CR1、CD59与各实验室指标(ESR,RF,CRP,C3、C4、IgG、IgM、IgA、ESR、CRP、α-1AGP、RBC)之间的关系.并将40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新风胶囊实验组(20例)和正清风痛宁对照组(20例),观察两组治疗
目的:对会阳穴治疗不稳定膀胱穴位特异性进行临床评价,为腧穴主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38例不稳定膀胱患者随机分为会阳组、环跳组,采用国际尿控协会排尿障碍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积分等,对针刺治疗不稳定膀胱的疗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统计发现,针刺3次后,会阳穴可使各项排尿异常症状缓解(P<0.05),环跳穴可使排尿紊乱指标中排尿不尽感、尿急有改善(P<0.0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医学界公认为指导临床实践、制定计划、解释结果和临床决策具有极其重要价值的方法学.循证医学的本质是证据,是指人体试验的证据.包括病因、诊断、预防、治疗、康复和预后等方面的证据.将循证医学引入中医药领域是时代的必然,是中医临床工作向前发展的重要一环,对指导中医临床深化、协助中医政策决策、促进中医教育发展有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