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27a对激素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基因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lil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mir-27a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和成脂的影响。方法培养大鼠BMSCs,实验分4组:mir-27a组(mir组):mir-27a电转入BMSCs并加激素诱导;阴性对照组(nC组):无效序列基因电转入BMSCs中并加激素诱导;激素模型组(M组):BMSCs仅激素诱导;正常对照组(n组):BMSCs无特殊处理。
其他文献
脑静脉窦血栓是一种少见病,提高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认识是发现脑静脉窦血栓和减少漏诊的重要前提。方法:对5例产褥期上矢状窦静脉血栓形成病例临床表现,体征及影像学表现综合分析。
目的:MRI辅助髓核容积测定联合角平分线法评价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Cage植骨融合技术治疗部分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对固定融合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影响。
目的:应用CT三维重建坐标系构建ddH患儿髋关节的三维重建数字化模型,精确量化评价ddH患儿髋关节旋转中心,从而用于准确评价脱位程度。
目的 探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技术治疗上颈椎不稳的可行性、方法、疗效和适应症。方法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采用后路内固定技术治疗32例上颈椎不稳患者,其中陈旧性枢椎齿状突骨折12例,新鲜骨折5例,先天性齿状突畸形15例。
目的观察自拟膝痛Ⅰ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7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膝痛Ⅰ号治疗.本组37例,其中男17例,女20例.年龄39-77岁,平均年龄62.5岁.
[目的]:观察中医定向治疗配合中药塌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组病例均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确诊为膝骨性关节炎的病人,共7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25例,年龄40岁~65岁。
目的:探讨一例重度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治疗效果。资料:患者男,27岁,以“高处坠落伤后腰痛伴双下肢疼痛无力20小时”为主诉入院,查体:平卧位被动体位,胸腰段棘间棘上压痛(+),双下肢腹股沟以远皮肤感觉过敏,双下肢股四头肌力0级,双下肢足拇背伸力左Ⅰ级/右Ⅱ级,双下肢腱反射及病理反射未引出。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骨科常见疾病,是一种脊柱退行性病变,为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腰椎间盘变性后髓核和纤维环组织向椎管内突出,压迫硬脊膜和神经根,引起腰腿痛,重则严重影响患者学习、生活和工作。腰椎间盘突出轻者、病程较短,经牵引、理疗、药物脱水消炎等治疗症状可缓解,重者则需手术治疗。
目的第一跖骨作为足内侧纵弓及横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为粗大,在足部应力传导及负重行走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对于第一跖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都倾向于切开复位内固定。
目的:探讨预防并发症护理在对颈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呼吸功能障碍护理以及排尿功能障碍护理以及预防感染护理等综合性的全面并发症预防护理,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统计护理的有效性。